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锐观察:马刺空手难套白狼 榨干邓肯期待新邓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10:51  新浪体育
深锐观察:马刺空手难套白狼榨干邓肯期待新邓肯

只要蒂姆-邓肯还在,波波维奇就不会放弃努力

  新浪体育讯 怎么办?

  困境还不足以令马刺像12年前那样坐以待毙,只要蒂姆-邓肯还站在那里,波波维奇就不会放弃努力。

  文/张佳玮

  2005年总决赛时,NBA曾经给出一个统计:马刺队上除了邓肯之外,没有人在选秀时列进过前15位。2007年,比尔-西蒙斯强调:翻一下1997年以来马刺的阵容,除了蒂姆-邓肯,没有一个球员堪称联盟前十的人物。当然,断送马刺选秀权的,是他们自己——十年如一日的50胜战绩,以及为了省几个钱而放弃斯科拉、斯普利特与巴特勒的铁公鸡思路。但这又成了新的谜题: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支队伍如何九年四冠?

  关于马刺——或者说,波波维奇个人——的风格描述,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个古老的范本。2005-06季马刺去波士顿凯尔特人主场作战时,退役后再也未归来看过凯尔特人队的拉里-伯德和凯文-麦克海尔,身穿邓肯的球衣来到现场观看。2007年总决赛期间,比尔-拉塞尔每天一篇博客盛赞邓肯与马刺。在那些苛刻的波士顿球迷眼里,马刺意味着他们曾经打出过的那种风格:高傲、倔强、执拗,以及硬木一般坚实的力度。选择有团队意识的球员;像拼图和下棋一样配置队伍;让队伍——不仅在场上,而且在生活中——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等式推论一样严格执行的战术配合。以及更衣室里那性格各异,却又严丝合缝的十二个人。

  波波维奇那著名的言论——“邓肯退役后10分钟我就退休”——暗示着马刺过去及未来的道路。以邓肯为核心,谋求一支依靠坚韧防守、娴熟战术配合的队伍。从1997年获得邓肯以后,马刺再也没有引入过堪称大牌的球星。

  看一下马刺在夺冠季夏天的引进:

  1998年夏,安东尼奥-丹尼尔斯,双能卫;马里奥-埃利、斯蒂夫-科尔,射手。2002年夏,克拉克斯顿,速度型小个控卫;40岁的凯文-威利斯,替补内线;以及科尔;2004年,尤杜里,用以代替克拉克斯顿;布伦特-巴里,老射手。梅森博格,代替威利斯;穆罕默德,赛季中签来与内斯特洛维奇分担中锋任务;老头子状元大狗罗宾逊。2006年,马特-邦纳,代替老去的霍利;雅克-沃恩,替补控卫;埃尔森,用以和奥伯托分担中锋任务。

  如果算上奥博托、芬利们,我们可以说:波波维奇和马刺的管理层,就像为一架庞大的机器寻找零件:他们苛刻的要求零件的单一功能,以及兼容度。他们所购买的球员从来不是个人能力超卓的,但特长、性格,必须恰好符合以邓肯为核心的、马刺的体系。这是马刺十年如一日强大的根源:十年来,只要有邓肯在,马刺便如同一架机器一样顺利运转。波波维奇信赖团队的力量,信赖防守为基,信赖经验带来的球场意识,以及杰出的意识对比赛的推动。

  我们可以把波波维奇的四次冠军,划为两个阶段。1999年,双塔纵横,外围配以埃利奥特、小将军约翰逊及射手们,这是一支老成持重的半场队伍;此后两年,体系如旧,无非是埃利奥特换成了德里克-安德森。而在大卫-罗宾逊老去之后,波波维奇更多开始利用蒂姆-邓肯的个人影响。2003年总决赛,马刺的首发配置是37岁的罗宾逊、邓肯、鲍文、作为射手的斯蒂芬-杰克逊、托尼-帕克,以及作为第六人的吉诺比利。如果翻一下2007年的马刺,你会惊讶的发现:罗宾逊换成埃尔森/奥博托,杰克逊的远射任务分给了芬利,人选虽然不同,各自司职的却并无多少区别。

  多年如一日,波波维奇的防守体系,总是一如往昔:在训练时,他反复强调的永远是“禁止对手攻击禁区中路,禁止对手在底线投篮,鼓励对手从底线突破——邓肯们在内线伺候着呢”。这一体系则是为邓肯量身定做,是马刺的立身之本。当然,鲍文逐渐被乌度卡取代,内斯特洛维奇、穆罕默德变成了埃尔森、奥博托,然后是科特-托马斯。但只要邓肯还存在,马刺的半场防守就足够强大。

  困扰波波维奇的,一直是进攻端。

  2003年以来,马刺的格局一向是:帕克及其替补(尤杜里、沃恩、克拉克斯顿,总之一个有点速度还很狡猾的小个);某射手(芬利、巴里、杰克逊)及第六人吉诺比利;鲍文(底角远射);邓肯;某能够高位策应、能中投、能在禁区把传球转化为得分的大个。随着邓肯年齿渐增,他的策应与掩护开始多过禁区强攻。在2005年,马刺甚至出现过一种有趣的体系过渡:邓肯受困于足底筋膜炎时,吉诺比利让太阳、活塞和超音速吃足了苦头,甚至几乎夺过2005年总决赛MVP。

  然后,是波波维奇那次精妙的创造:2006年西部半决赛失利后,马刺继续变老。2007年1月,马刺一波连败后,波波维奇在训练时找吉诺比利。后者未等教练开口便微笑道:“教练,我想做替补。”

  这是2007年马刺得以夺冠的真正秘密:帕克的切入需要邓肯的掩护,而他们的二人转需要射手们的火力接应(鲍文与芬利)。而把吉诺比利留做第六人,让他统领第二套阵容时,他可以随心所欲,发挥其FIBA首席后卫的全面能力。如你所知:作为一个单纯的射手使用对吉诺比利是种浪费,他的大局观和个人能力,足以带起一套班子。邓肯-帕克-射手群;吉诺比利-板凳群;邓肯-帕克-吉诺比利——如此三套班子轮番使用,让马刺重焕活力。

  而这也是波波维奇迄今为止,一直在使用的套路。

  想过改变吗?有的。两年以来,马刺在不断追求科里-马盖蒂;2008年11月,马刺承认他们想过得到阿尔-哈林顿。这两位都是可以兼打3、4号位的前锋,都有不错的远射能力。显然,在邓肯担任实际中锋的时代里,马刺很想找到一个年轻版的霍利,来重振2005年的声威。然而,“哈林顿的背伤病史让人不放心”,马刺方面这么说。但金州媒体却隐晦的道出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除了那三个人,马刺还有谁能当交易筹码?空手套白狼也不是这样玩的。

  2008年11月,马刺多年未遇的巨大危机:吉诺比利受伤,帕克得到55分后受伤,邓肯独自领衔球队。波波维奇的“寻找替身”游戏继续:新秀乔治-希尔切入凶猛,像极了当年帕克;罗杰-梅森代替走人的巴里,成为马刺头号定点射手。邦纳继续他白人版霍利的命运,每场打一节半的时间便成为马刺第三号三分手……马刺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只是变成了以往的穷人版。只是,邓肯更多的承认起了进攻任务——创下了罗宾逊退役以来的场均得分新高。

  事实是,除非再来一个1997年版邓肯,否则,你很难指望波波维奇再对战术做巨大手术。他显然已经打定主意,要把邓肯的最后一点价值榨干。芬利之后有梅森,鲍文之后是乌度卡,老雅克-沃恩正在不断教导乔治-希尔……

  当然,改变还是会有的。鉴于罗杰-梅森的双能卫历史(上季他在奇才打过控卫)和28岁的年纪(在马刺简直是太年轻了),波波维奇很可能会让他接替吉诺比利打第六人,而让吉诺比利回到先发。阿根廷人和法国人都可能提前复出,加上状态颇佳的邓肯,以及恶人活千年、永不见老的鲍文,马刺的首发依然可怕。而第二套阵容?由希尔和梅森领衔的后场,在11月22日血洗爵士之战中合计得了52分。

  这是波波维奇最妙的一手:帕克和吉诺比利初来时,与如今的希尔和梅森并无二致——年轻,偶有惊艳发挥,与老头子们分享时间,与邓肯磨合。而今,他们已成为冠军经典后场。马刺会不断更换老头子们,但对年轻人,他们一向极少放手(减肥失败大王杰基-巴特勒除外)。如果不能在交易中浑水摸鱼再来几个2005年骗得穆罕默德类的经典盗窃——巴克利当时惊呼“托马斯直接把马刺捧上了冠军宝座”——梅森和希尔就是马刺的未来。他们未必能够成为帕克和吉诺比利,但他们能够片段完成经典后场的组合,一如奥博托和埃尔森合力扛起因罗宾逊退役而塌陷的那部分内线一样,然后继续榨取邓肯的剩余价值。

  这就是我们可以期待的、马刺的未来:邓肯铁打营盘存在,周围兵如流水变幻,防守永远如山般稳固。帕克和吉诺比利的角色会随着状态起伏变化,他们的替补会不断换成新鲜血液,其中的某几位也许会重演帕克或吉诺比利的辉煌,成为新的王牌。依照波波维奇的性格,马刺永远不会来一个害群之马式巨星。他会在邓肯老去的年岁里持续这样的体系,直到下一个邓肯级的人物到来,或者退休了事。

  对他来说,2008年秋天的唯一好消息是,两位王牌后场的受伤使两位年轻后场有了锤炼的机会,使球队的后场焕发出2005年以来最大的活力,对这支成型的老球队来说,一些新芽总是很让人鼓呼的——如你所知,马刺上一次命运的转折点,也是由一次巨大的伤病(1996年,罗宾逊)催生的。

  (张佳玮)

邓肯与奥尼尔,谁的历史地位将会更高?
邓肯
奥尼尔
如果你是一名球员,更愿意为谁效力?
波波维奇
菲尔-杰克逊
老尼尔森
阿德尔曼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深锐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