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影响国际球员前途的6个因素之三
文/张佳玮
球队体系
1989年,德拉赞-彼德洛维奇去NBA之前的最后一个夏天,在欧洲决赛面对伟大的奥斯卡-施密特狂得62分。在此之前,他已经把欧洲屠宰个遍——著名的单场112分,对意大利冠军砍45分、25次助攻,诸如此类。
然而,到波特兰开拓者后,这位欧洲妖仙没成齐天大圣,却成了弼马温。
开拓者队1984年选秀大会上错失了北卡罗来纳的乔丹,1989年他们又错失了这位巴尔干乔丹。在当时的战术体系下,他们需要纯粹的射手或突击者,以便与蓝领群配对。彼德洛维奇对波特兰来说风格过于自由潇洒,只好做做替补定点射手。当时的情状令滑翔机都看不过眼:“他每天训练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结果无非是波特兰拿他去新泽西换了个叫沃尔特-达维奇的家伙。
这件事的反例是这样的:1991-92赛季,彼德洛维奇成为网队主宰者,场均20.6分、52%命中率、44%三分命中率。他的卓越发挥,包括1992年奥运会决赛与乔丹的经典对局——他24分,乔丹22分——都在向波特兰甩耳光。从功利角度讲,波特兰并无错处:1990和1992年两度总决赛便是明例。各取所需,分手愉快。
球队体系对外籍球员的影响,最新最鲜明的例子是斯蒂夫-纳什:近四季常规赛凤凰城合计232场胜利,外加纳什的三度助攻王、两个常规赛MVP,上一次如此点石成金风卷残云般掠夺荣誉的组织后卫,还是1988年的魔术师。而神话的契机则是2004年马克-库班拒绝续约。显然,在库班心中,年薪1000万续一个场均17分、7助攻、防守极其不佳的白人后卫,非常不值得。
从生意人角度来说,库班没有错:如果纳什未能获得德安东尼那套V字快攻的组织权,而继续在老尼尔森的快打旋风战略下担当他已操练了六年的快攻射手,他的历史成就不会高过如今的巴伦-戴维斯。而失去了纳什的小牛,也确实达到了球队历史的颠峰:2006年西部决赛,他们干掉了纳什,进了2006年总决赛。
所以,几乎可以说,又一个分手愉快的好例子。
但德安东尼与纳什的机缘,又确是可遇不可求。除了科朗洛格先后治理过的猛龙和太阳、惯用国际球员的马刺、热爱青年的老尼尔森,围绕一个外国人建立战术体系,在如今的NBA都属稀有。如果没有在意大利的成功背景,丹东尼会把筹码全放在一个加拿大人身上吗?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纳什和彼德洛维奇之幸运在于,先嫁错,后嫁对,于是被盖棺定论时,至少还有转斡余地。
(张佳玮)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