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嘉:吉诺比利退出奥运? 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怎样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4:54 篮球先锋报
吉诺比利退出阿根廷男篮奥运队?这无异于当年马拉多纳不参加阿根廷男足,瓦尔德内尔不参加瑞典男乒,如今菲尔普斯不参加美国游泳队,刘翔不参加中国田径。运动本身需要的技战术发挥尚在其次,关键是其人在国内该项目中的地位,那种不可动摇的精神动力。 举凡竞技运动,技战术和斗志要被同等提及,明星人物的作用也就体现于此。非凡过人的运动技术和无可比拟的意志力催生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所产生的影响本身就是巨大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何一项关乎个人的举动都会被放在显微镜的关注焦点上,一旦有矛盾冲突,不由人不进退维谷左右两难。 商业联赛与国家荣耀所带来的矛盾因为国情不同而或有或无。吉诺比利的伤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不得而知,但马刺中止提前续约的决绝让人看到商业联盟决不允许有哪怕一丝温情存在,我不相信,吉诺比利的内心此时依然风平浪静;而西班牙人则在利益与国家荣耀中选择了后者,纳瓦罗与加巴霍萨先后离开NBA只为赎得国家队自由身。 但如果换作美国本土球员,是否参加国家队更应该遵从个人意愿。科比、邓肯、加内特、皮尔斯、雷·阿伦等多位全明星球员都曾经数次与国家队无缘,理由都是个人原因。其实所谓个人原因无非三点:其一是身体状况,常年超负荷运转让明星球员都为伤病所累;其二是家庭原因,娶妻生子人之常情,为国征战也不能阻挡婚丧嫁娶;其三是球队原因,美国篮协已被NBA成功招安,一旦球队老板干预,球星只能空有报国志。 最后一种原因其实出现极少,其中多数出现在国际球员身上。NBA所植根的国度更崇尚个人表现和个性诠释,为国争光于众多美国球员而言无异于笑谈,但众多国际球员却要面对迥异繁杂的问题,最重要的便是国内的关注和舆论。 塞尔维亚篮协曾经在2006年夏天发表了一份极其悲愤的声明,言词强烈地谴责那些不愿为国效力参加日本世锦赛的塞尔维亚篮球选手。文中称:“我们曾经试图梦想组建一支年轻,充满活力,富有尊严的国家队,但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字眼的重要性:爱国心,祖国,先烈们,与生俱来的职责。那些年轻人从来不明白为国征战的重要性,塞尔维亚国家足球队的球星们在今年的世界杯赛场上为他们做出了表率,他们身披国家队的战袍在球场上奋战,拼杀,哭泣,欢呼,他们证明了这一刻远比金钱更重要。那些拒绝为国出战的年轻人,你们以后在球场上和诺维茨基、帕克、加索尔打招呼的时候难道不感到羞耻吗?他们虽然早已是超级明星,但从来不会拒绝自己的祖国。难道你们忘了是如何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难道你们忘了那些含辛茹苦培育你们的乡村小俱乐部和国家?难道你们忘了是谁帮助你们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的?你们为什么不珍惜这个能让苦难深重的同胞幸福高兴的机会?这样的机会难道以后还有吗?”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语锋直指篮网的科斯蒂奇和骑士的帕夫洛维奇。当时塞尔维亚的8名NBA球员中只有米利切奇同意参加国家队。在一个将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放于至高无上位置的国度中,强调个人选择几乎等同于犯罪。 即使是那样的塞尔维亚队,也顺利地杀进了世锦赛16强;如同阿根廷缺了多名大将征战美洲锦标赛仍然能拿回MVP和美洲出线资格,篮球运动在该国内的全民基础和良性发展进程决定了其国家队长年保持高水平和好成绩,也让其国内管理者有了更多发言的底气。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篮球水平再高的国家,如果回归篮球运动本源,运动员的选择都是需要首先从保持自己的竞技水平或进步幅度出发。顾拜旦也曾说过运动以人为本,没有运动员们高水平的发挥,又何谈比赛的精彩与激烈? 多数东南欧国家依然是以旧有体制和一言堂模式来处理国家队和运动员的关系,在体育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怎样能更尊重运动员,更好地规划国家队的发展与建设,已经是摆在所有管理者面前的问题了,让运动员自己去解决,显得不合理也不合情。王治郅2002年阴错阳差的不归事件,引得公众舆论数年间一片口诛笔伐,无论何时回溯此事都会令人感到一丝悲哀。 说了这么一大堆话,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如果这样的事出在2008之后的中国,会怎么办呢? (于嘉)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