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医学专家:姚明复出需慎之又慎 巨人治疗心病更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10:06  篮球先锋报

  李方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运动创伤外科主任):

  “应力性骨折”俗称为疲劳性骨折,或又称为行军骨折,多发于跑跳过多的运动员、长途行军的新兵、舞蹈演员等等,是由于反复多次轻微损伤后造成的。常常没有暴力外伤史和骨折症状,病人一般不知情或只是稍微感觉不适。如果不是姚明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恐怕很难发现。

  应力性骨折常常发生在胫腓骨、跖骨,姚明这个位置发生骨裂不太常见,应该就是骨头上有细小裂缝,没有变形及移位,主要是因为比赛负荷过大造成的。

  发生应力性骨折后,运动员应立刻停训,固定伤足4至6周,内服药品,外用脉冲和磁疗,并不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断骨长好解除固定后,可进行按摩、物理治疗和功能练习等。

  姚明的反复受伤其中有偶然因素,但也与其体型、球风不无关系。不光是姚明,穆铁柱、巴特尔也都被这个问题困扰。以前很多人都说,姚明的脚型不好,有先天缺陷,但姚明受伤并不完全是因为脚型不好造成的,也不能说是由于鞋子不好造成的。举个简单的例子,鞋子材料过硬,姚明的脚磕上去就会感到不适;材料过软,又无法抵挡外力的挤压。这个度很难掌握,很大程度要靠姚明自己的感觉。虽然现在保护措施越来越多,但也不可能把腿脚包得跟穿盔甲一样,那还怎么打球?

  姚明受伤和他平时比赛频繁受碰撞,积少成多有直接关系。想避免受伤,根本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小心行事,得反应快点儿,哪怕人家踩到你了,也要尽量避免踩得过实。不过对于身高在2米以上的高个子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姚明算是巨人中比较灵活的了,但和一般人比起来还是不行。

  作为一个巨人,姚明脚部所承受的力量相当大,所以恢复起来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复出也要慎之又慎,等完全恢复后在考虑复出,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仓促复出再次受伤,不仅伤势会比这次更严重,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都有可能遭到严重影响甚至就此结束。

  张力为(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 :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分析,姚明频繁受伤并不是偶然现象,很多中国运动员都有这种情况。这与我们通常治伤不治心,以及中国人心思比较重有关。

  比如你小时候背课文,第一次背在某处卡壳了,被父母老师批评了一顿,以后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一到那里也总会不自觉地顿一下、想一想,这就不是记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作怪。《雪山飞狐》里苗人凤招数会有破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一个运动员用他曾受伤的部位做动作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会犹豫,换一个动作或者减轻力度,因为他怕受伤。而在激烈的运动比赛中,这反而更加危险,因为对方没什么顾忌,一旦发生身体接触,肯定是退缩的人吃亏。好比两个足球运动员“对脚”,肯定是收力的那个人受伤。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会使足力气,认为力量用足了就不会受伤。但过犹不及,这样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反而受伤了。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姚明受伤的部分集中在左半边,之所以会伤完又伤,很大程度就是由于上面错误的心理思想作祟。

  避免受伤,不光是把脚保护好就可以的,心理上的调节也很重要,千万别背上思想包袱,不然以后会越来越麻烦。比较正确的方法是:在养伤期间放一些以前姚明比赛的精彩片断,最好是身体最健康时候打的比赛。这不但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有助养病,还能提高他的自信,让他重新找回正确的打球、发力方式。伤处是需要好好保护,但绝不代表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哪里受了伤,需要多多留神。在赛场上,分心走神可是很危险的!

  “好了伤疤忘了疼”,姚明现在要做的,可能还真就是我们长期以来诟病的这句话。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