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城运会暴露出女篮最大问题 篮坛巾帼后备人才匮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13:36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10月28日电题:城运会暴露出中国女篮后备人才“匮乏之殇”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邹大鹏

  《仪礼·丧服传》有云:“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纵观一群代表1988年之后的国内女子篮球“精英”们完成了第六届城运会的比赛之后,其竞技水平的乏善可陈已不再是谈资,这批球员代表着国家女子篮坛的未来,然而她们的表现却令中国女篮后备人才的“匮乏之殇”暴露无遗。

  (小标题)中国女篮在武汉没看到希望

  城运会向来是中国竞技体育青年军崭露头角的舞台,也是国家队吸纳后备人才的演武场。前五届赛事中,邓亚萍、李小双、王军霞等世界冠军均藉此脱颖而出,然而多年来在此涌现的女篮“希望之星”却是凤毛麟角。第六届城运会女篮决赛阶段比赛于20日至28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的11支代表队捉对厮杀。几日来,这批代表着

中国女篮1988年至1990年龄段最高水平的姑娘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却很难令人恭维。记者在赛场观察,许多球员的身体条件都很好,身高超过1米9的比比皆是,仅广州队就“储备”了三名1米95以上的中锋。

  尽管“硬件”不错,但从整体而言她们的基本功却令人堪忧,多场比赛中仅低级的走步违例就多达十次以上。即便是魏伟、关馨等相对受瞩目的队员,其表现也仅是差强人意。“没有很突出的球员!”几天比赛下来,许多教练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们认为,这批队员不仅北京奥运会肯定指望不上,即便她们当中有许多是WCBA的职业球员和“预备役”,但最终能成为中国女篮希望之星的也不多。

  (小标题)中国女篮正遭受观念、市场、战略的“三重夹击”

  本届城运会女篮赛场验证了一条传统“法则”:得内线者得天下。虽然这条“法则”在国际赛场上早已不具有绝对性,但如今在国内赛场上仍近乎定律,在本届女篮比赛中表现得更是明显。进入四强的广州、哈尔滨、南京、沈阳队,无一不是以内线球员为战术重心。但广州队主帅郑薇却冷静地指出这未必是好现象,她说,如今各地方体校在挑选后备人才时过于要求身高,使得一些有特点的外线队员时常被忽视,这很容易造成未来发展的失衡。“我国女篮目前的市场化程度还是落后,”郑薇认为,同备受关注的

男篮相比,女篮明显遭遇“冷落”,不仅宣传力度不够,关注的人也很少。市场使然,造成女篮的选材范围、基数较男篮要少得多。采访中,一些教练也对记者感慨,竞技体育的奥运战略使得女篮运动多年来的发展屡遭瓶颈。自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亚军之后,中国女篮在随后三届奥运会只获得两次第九和一次未入围的成绩,在竞技体制的大背景下,不甚理想的成绩也令许多青少年苗子对这一项目望而却步。

  (小标题)女篮市场亟待扶持,本来价值亦需还原

  采访中,一些教练、球员也指出,即便是竞技观念较联赛、全运会相对弱化的城运会女篮赛场,也无法避免一些“恶性竞争”的迹象,毕竟城运会涉及到国家队及各俱乐部对未来人才的选拔。因而,从人才培养的长远利益出发,首先应当确保青年级别比赛的公平性、公正性。对于年轻运动员的培养颇有心得的长春市体育局副局长赵晓路认为:“参加城运会比赛的队员还是一批孩子,虽然她们属于专业队‘预备役’,但在培养她们的过程中应摆正观念,重视对每名球队的特点进行发掘,不要只盯着身高,也没有必要跟她们过分强调功利化的东西。”赵晓路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在女篮市场化的进程中尽可能地做一些扶持,同时呼吁社会、媒体能够对这一项目予以更多的关注,剔除不必要的功利性,还原这个项目的本来价值,这样才有利于解决中国女篮后备人才呈现匮乏的问题。(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新华体育>>【打印】 【纠错】 【评论】 【主编信箱】(责任编辑:新华体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