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融入血脉承载特殊情结 济源:独具魅力篮球城市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4: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图为济源篮球城篮球馆外景。 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王霞光 史家轩 有人说,济源人会走路就会拍球。的确,这里的人们对篮球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篮球已经融入济源人的血脉;济源也正在成长为全国独具魅力的篮球城市。 篮球工作写进市委文件
“请你吃饭,不如上球场流汗;请你喝酒,不如上球场打球;请你打牌,不如去看球赛。”这种“篮球新时尚”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济源人的生活习惯。现在,拥有66万人口的河南省济源市活跃着900多支篮球队。 篮球在济源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篮球就是济源人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1990年以来,济源先后承办了3次国际篮球赛事,9次国家级比赛和12次省级比赛。济源农民篮球队曾代表河南省在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两次取得较好名次。2003年,河南女篮落户济源。 为了打响“全国篮球城市”的品牌,济源市委、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篮球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以篮球为载体,把群众体育做红做火;以篮球为龙头,把体育竞赛做活做新;以篮球为产业,把体育经济做大做强;以篮球为名片,把济源形象做亮做美,争创体育特色市和体育经济发展先进市”的体育事业发展思路。体育界有位领导感叹:“能把篮球工作写进市委的文件,都可以进国家体育博物馆了!” 前不久,济源市委书记周春艳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近年来,济源市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篮球城市”等多项荣誉。 体育产业激活济源经济 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实干。投资2.5亿元、占地近300亩的“中国·济源篮球城”于2003年1月动工,其主要建筑包括篮球馆、训练馆、6个带看台的灯光篮球场和运动员宾馆等,篮球馆于2004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现在,酷似半个篮球的篮球馆已成为济源市的标志性建筑。它那闪着银灰色亮光的穹顶,无声地阐释着济源人对篮球的深爱和对体育梦想的追逐。篮球馆占地20200平方米,拥有5500个座位;其玻璃天窗采用自动化控制;为了消防安全,馆内还安装了消防炮……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啧啧称赞:“这么先进的篮球馆,不仅在整个河南省,即便是在整个中西部,甚至整个中国,都是一流的!” 一流的篮球馆建成了,不是光给人看的。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篮球产业,济源市成立了“济源篮球城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使体育产业成为济源市新兴的产业,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该公司已相继承办了50多场国内外重大篮球赛事,场场观众爆满。全国男篮甲A俱乐部13支球队首次夏训和夏季联赛也在此举行。 与此同时,篮球馆还发挥了它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功能。在今年全国男篮夏训期间,济源180多名残疾人被请到篮球馆观赛;今年护士节期间,济源的护理工作者也被请到篮球馆观赛。济源市还准备出台有关老年人、残疾人和生活困难人员观看篮球比赛的优惠措施。在济源市领导看来,济源篮球城不仅是篮球竞技的理想场所,它更应是人民群众的一片乐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