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NBA超级模仿秀 术业无专攻才是姚明难得特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4:39 新浪体育-篮球报 | |||||||||
老尼尔森在回忆初见诺维茨基的经历时曾说,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拉里·伯德。如果仅从肤色、容貌和发式上判断,诺维茨基的确够资格在一部片名类似于《大伯德》的青春励志肥皂剧里扮演青年版的伯德,但老尼尔森的言下之意显然是,此二人绝不仅相貌颇似,而且球性相仿。尽管今日的诺维茨基与当年的伯德一样,早已为声誉所累,但这并不能掩盖老尼尔森看走眼的事实,或者说在过去七年里,老尼尔森并没把诺维茨基塑造成第二个伯德。两者除了都有一手儿外线远投的绝活之外,几乎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球员。
身为大前锋(power forward),诺维茨基在赛场的主体气质基本上可以用power一词涵盖。而伯德则是难以定义的,你可以从影像资料中反复观摩他的技术动作,但你无法参透他的内心。单是那招从对手胯下助攻队友的击地妙传,就够后生学上十年。伯德当年,无论对决威尔金斯还是出征奥运,都尽显四两拨千斤的灵性;再看诺维茨基,无论鏖战火箭还是力拼欧锦赛,都实在有股坦克推城墙的蛮劲与惨烈。 其实在NBA,拿一个新星与前辈作比,列出几点相似之处,故称之为“某某人二世”或“某某接班人”是再平常不过的噱头。其中最泛滥成灾的莫过于乔二代,时至今日,曾被冠以此项头衔的人足有一打。而这些人之所以没能成为下一个乔丹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赛场成就的高低,而是在理论上,一个人就永远无法成为另一个人的替代品。许多人都记得乔丹在2003年的全明星告别赛上说,他完成了篮球火炬的接力,现在每个后辈都分得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实关于火炬的话题乔丹还说过一次,是1991年在洛杉矶夺冠时。当时有记者问乔丹是不是已经从“魔术师”手里把火炬接过来了,乔丹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所谓火炬不必刻意去接,便会自然地代代相传。言语中蕴含的一个潜台词是:魔术师是不可复制的,但并不是一定要出现下一个魔术师,NBA才不会断了香火。比较尴尬的是自乔丹之后,球迷对当世的球星普遍缺乏虔诚的信任感,除奥尼尔、邓肯偶被冠以“史上最佳”外,大多数人都偷生于先人的盛名之下。比如小斯之于坎普,诺维茨基之于伯德,纳什之于库锡,科比之于乔丹等等,但凡北卡出来的,就算实在够不上扣将的名头,也起码要以“飞人他师弟”呼之,听起来别扭程度毫不亚于“某某女市长他丈夫”。 出于对传奇人物及其所处时代的怀念,或者打造新星的需要,舆论从未放弃过对球星克隆技术的期待。但这种臆想一旦被肆意放大,则无论对克隆人还是被克隆者都不够公平。姚明就是被整得很惨的一例,初进NBA时,便有国人盛赞其“兼具奥拉朱旺的舞步,萨博尼斯的视野,奥尼尔的统治力”。许多人一辈子只被逼着做一位前辈的模仿秀,就已苦不堪言,舆论对姚明的施压,却要变态得多,尽管汤姆贾诺维奇并没有说他看到姚明的第一眼,就仿佛见到了奥尼尔的肌肉块、萨博尼斯的眼神或者奥拉朱旺的脚丫子。 较为全面的技术特点,让人们对姚明多方面的潜质,都持有曼妙的幻想。但一份得分、篮板、盖帽、助攻样样通而无一精纯的技术统计单告诉我们,姚明并没有在任何一个单项上达到或稍微接近那些伟大的中锋。如果把NBA比作一块田径场,大梦是跳远的,奥胖是掷铅球的,老萨是射箭的,那姚明一定是全能运动员。术业无专攻,没有明显的优点和缺点,也许才是姚明最难得的特质。 (张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