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篮球-NBA> 正文 

麦迪已成“我们的球星” 麦迪中国之行流露真性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7:53 体育天地

  面对店主开出80美元的价,麦迪一刀砍到了脚脖子,还价10美元,并且最终以低价如愿成交。这一幕,发生在麦迪游览长城的时候。现在的麦迪,已经和一年前中国赛的时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年前的麦迪是刚刚蝉联了两届联盟常规赛得分王的超级战神,正抓紧新赛季开始之前最后几天的时间,跟新球队进行磨合。大家关心着麦迪在球场上的每一个动作和他与姚明之间稍显生疏的配合。一年之后,身边没有了队友,麦迪让中国人觉得他这个“老外”挺有意思。

  自家人来了

  经历了一个赛季跟

火箭队所有球员的并肩拼搏,麦迪再次登陆中国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被所有中国球迷接受的球星。由于姚明的存在,几乎所有中国球迷都把火箭队当成了自己的主队。在常规赛和季后赛的比赛中一次次把火箭从垂死的边缘挽救回来的麦迪也已经成了深受所有中国球迷爱戴的“我们的球星”。

  这一点从一位在机场等待麦迪的忠实球迷打出的横幅就能体现得非常明显。这位已经年近40岁的球迷身穿着姚明亲笔签名的球衣,手里打出了“Let me welcome you instead of Yao!”(让我来代替姚明欢迎你吧)的横幅来欢迎麦迪。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充分显示了麦迪已经被中国球迷看做“一家人”了。好兄弟姚明有事忙,没有时间来欢迎这位跟他并肩作战了一个赛季的球员,作为姚明兄弟的中国球迷们当然有义务来欢迎从美国远道而来的麦迪了。

  没有了去年来中国比赛时候的压力,麦迪也给中国的球迷展现了他在日常生活里“人”的一面。参加阿迪公司组织的球迷互动活动的时候,他像一个大孩子一样地叫喊,给每位参与扣篮的小球员打分。当那些小球员扣篮不中的时候,他还帮助那些小球员找了一些理由,说是由于他们是第一次在这么多闪光灯的关注下扣篮,而且他自己的到来也给那些小球员们增加了压力。他完全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在关怀自己的小兄弟们。而到了跟自己的小兄弟们在球场上“较量”一下的时候,麦迪又充分体现出了他平时的表演欲望。做了两个标志性的身前大晃动之后,他轻松地突破了薛玉阳的防守,双手扣篮得分。这一记扣篮也点燃了所有在场球迷的热情。

  麦迪真性情

  那位替姚明“欢迎”麦迪的球迷随后又有惊人之举,在嘉里中心,他送给了麦迪一件写有麦迪名言“I Will Be Back!”的特殊礼物。表情十分惊讶的麦迪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其他的形容词,只能不断地发出他带有黑人语言风格的感叹:“Oh, man! Damn! Did you see that, man?”丝毫不掩饰自己真实情感的麦迪,马上主动地为这位球迷签名留念,并且一再嘱咐旁边的记者要多给他们拍几张照片。

  主动向阿迪公司提出要求再次访问

长城的麦迪,来到幕田峪长城之后也十足地过了一把当普通游客的瘾。还没进入长城正门,他就要求尝试一下骑骆驼的滋味。这匹曾经承载过科比和帕克等NBA球星的骆驼也借此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NBA纪录”。尽管在将要离开长城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雷阵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麦迪的兴致。

  当他和随行人员经过长城出口处的几家小店的时候,麦迪主动要求随行人员停下来,因为他看中了一家小店里的几件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这时的麦迪也完全没有了年薪上千万美元富翁的样子,开始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他刚看中一件内雕花花瓶,店主就开出了80美元的价格,麦迪一口就把出价降到了10美元。当店主表示不同意并且努力地推荐其他几件工艺品之后,麦迪使出了他“砍价高手”的绝技——多买几件以降低价格。他向店主提出,4件工艺品一共50美元的价格。麦迪还显得非常有经验地拿出一张50美元的钞票,举在手中对店主说:“Nobody's touching this before I get all the 4 pieces(在我拿到那4件工艺品之前,没有人能拿走我手里的这50美元)。”面对这么“职业”的“砍价高手”,那位店主也只好同意成交。在把那4件工艺品都给麦迪包好以后,店主从麦迪手中接过了那50美元。

  看到这样的一位有血有肉,有着各种普通人品行的麦迪,让我们很难把他和那个一年之前少言寡语的球场

战神联系起来。也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是这次麦迪中国之行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里真实的麦迪。

  本新闻为体育天地独家提供给新浪网,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与新浪网直接联系。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520,000篇。


 

评论】【姚明之家】【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