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十运古怪赛制要抗击假球 全运足球史曾经猫腻不断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3:3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十运会小组赛已经结束两轮,辽沪鲁苏川率先进入八强,其它7支队伍将为最后的三个名额而苦苦抗争,这基本上和赛前预测相符。只是由于十运会的古怪赛制,小组赛每场必分胜负,而且决定名次时只要积分相等,就将抽签决定命运,这也使得比赛的偶然因素大大增加。但这也正是中国足协借鉴了以往的教训,毕竟全运会足球史上存在着太多的猫腻,推出世界足坛绝无仅有的古怪赛制也是无奈之举。

  古怪赛制与国际惯例不符

  根据

十运会的赛制和后面的赛程,A组和B组最终的积分情况肯定是9分、6分、3分和0分,而C组由于是死亡之组,各支队伍实力相近,最后就有可能出现9分、6分、3分和0分、9分、3分、3分和3分、6分、6分、6分和0分以及6分、6分、3分和3分四种情况,不仅C组的排定名次时几乎肯定要面临抽签的情况,而且在最后决定八强时也肯定会产生两支队伍或三支队伍同时抽签决定是否晋级的情况,这也使得足球竞争的精彩程度大减,许多时侯决定名次或能否晋级竟然要更多靠抽签这种绝对偶然的办法,这在世界足坛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双方积分相同,将按照净胜球、进球数、相互胜负关系、公平竞争积分等多项技术指标决定名次或者能否晋级下一阶段,抽签排在最后面,这就是要尽量排除偶然因素,以保持足球比赛起码的公平竞争性。然而十运会的竞赛规程中竟然明确写道:

  如果同组内出现两队以上(含两队)积分相等时,则以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1)相互间比赛的积分;

  (2)抽签。

  决赛第一阶段小组循环赛不同小组第三名球队之间,按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1)在各自小组的比赛积分;

  (2)抽签。

  抽签占有绝对主要的地位,不知国际足联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了解到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赛制之后会有怎样的想法?

  全运足球史猫腻不断令中国足协痛改赛制

  中国足球史上曾经假球不断,这也使得中国足协非常头痛,不停地变换着赛制,在2003年末决定能否进中超时甚至出现输球才有可能进中超的足坛奇闻,足协官员的确是苦心一片。

  全运足球史的确不是很光彩,充斥的是赛制允许下的合理假球,引起骂声一片。1983年第5届全运会决赛,北京对广东一战可能是最早引起公愤的“合理假球”。当时五运会的规则是进入决赛阶段的12支球队分成4组,每组3队打循环赛,小组前两名出线,积分相同的队伍先看进球数。首轮北京队战河北,结果0-3失利,爆出一大冷门。次轮,河北0-1败给广东。最后一轮北京和广东合演了一场“精彩”的进球战,结果北京4比3胜,双方却是皆大欢喜。小组赛结束后,三队都是1胜1负,北京队和广东进4球,携手进八强,河北队进3球,遭受被淘汰的命运。京粤欢喜出线,而北京也欠了广东一个人情,河北却只能吞下苦果。

  1987年的六运会则更是闻名,“辽宁山东是一家,二比二平进前八”这句“名言”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在当时的小组赛,辽宁、山东和上海分在一个小组,这在当时也被认为是死亡之组。当时山东和上海、辽宁同上海的比赛已经结束,山东1-1平上海,而辽宁0-0平上海,山东对辽宁的比赛则是最后一战,双方只要2比2战平,便可携手进入八强,而淘汰掉上海队。双方球迷在辽鲁开赛之时,就早早打出“辽宁山东是一家,二比二平进前八”的标语。辽宁队很快就以2比0领先,然而接下去这支夺标呼声最高的队伍,却变得不堪一击。在双方的努力配合下,山东队总算没把戏演砸,最终将比分扳平。当时的球迷和媒体义愤填膺,但组委会只是轻描淡写地给了两队所谓的“严重警告”,并取消了两队球员入选

最佳阵容以及当选最佳射手的资格,这相当于默认了辽鲁双方“同进前八”的事实,而山东也欠了辽宁一个人情。

  1993年的七运会,中国足协开始重拳出击,率先推出了小组赛中就必须决出胜负的规定,但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坚决,在三个小组第三积分相同的情况下,还是要先看净胜球和进球数。当时刮起“长白虎旋风”的吉林队成为赛制的牺牲品,当时辽吉分在一组,前两场比赛都是两胜,但大打攻势足球的吉林队净胜球多,而最后一场双方又战平,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就是吉林小组第一,这样就可以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避开难缠的东道主北京,但按照中国足协率先推出的古怪赛制,吉林却在点球战中失利,从而在四分之一决赛时被淘汰。

  正是考虑到这一赛制的诸多弊端,在接下来1997年八运会和2001年九运会中,决赛阶段小组赛中都未再出现这种赛制,然而十运会比赛中,这一赛制再度出台,而且更为坚决,一旦积分相同就是抽签,使得晋级的偶然性大大增决,这可能是中国足协在乱世之中加强稳定性的举措,但也使得比赛的精彩程度大大减弱,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艾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8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