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切科,从神还原为人》的上篇和中篇分析了他从去年走上神坛,再到今年走下神坛的自身原因,其中既有其性格方面的原因,也有其能力的局限,但对比国安[微博]以前的外教,帕切科仍是最适合国安队的外教。尽管本赛季国安俱乐部和帕切科主观上都想干好,实际上也努力了,偏偏结果事与愿违。作为主教练,帕切科自然难逃责任,但作为管理者,国安俱乐部该负什么责任呢?
中信少规划 国安难发展
帕切科缺乏战略眼光的毛病,实际在国安俱乐部身上有同样的体现。作为中超[微博]二年级生,恒大[微博]俱乐部提出了未来5年和10年后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这让球队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再看发展了20年的国安俱乐部,除“永远争第一”的口号外,还真没听过类似的战略发展规划,只是每年制定一个具体成绩目标。这样的情形既不是一个大企业健康成长的方式,也不符合体育运动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类似漏招?答案是受制于中信集团的体制。
从今年开始,国安俱乐部并入了中信集团管辖体制内,从原先隶属于国安公司的中信三级子公司,变成目前的二级子公司。表面看似乎升级了,但实质运营机制没有变化,仍像以前那样,每年年末做一次球队的来年预算,根据最新联赛形势,为球队制定来年的成绩目标。这种情况揭示了为何国安俱乐部20年才拿了一次联赛冠军。
目前,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基本是入不敷出,无法盈利,仍属于纯投入的赔本买卖。中信及国安公司当初从事足球俱乐部,只是出于回报社会的目的,缺少把足球职业俱乐部当成一个事业认真经营的追求。因此,作为国安俱乐部的主管方和大股东,中信集团从未给过或要求过国安俱乐部研制一份5年或1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是国安俱乐部和国安队无法持续在中超联赛独占鳌头的内因。
国安投入与定位相悖
正是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所以在2009年夺得首冠后,冠军成绩似乎成了俱乐部的包袱,球队每年都得力争通过打进亚冠,来回报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等中信集团内其他二级公司对国安俱乐部的输血式投入。一旦国安队成绩不佳,俱乐部就很难向中信集团开口,这种情形已完全不适应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中超大投入的新态势。而这种既无中长期发展规划,又要年年要成绩的管理模式,完全不符合体育竞技的周期性规律。特别是足球领域,一支队伍从组建到成熟,再到周期结束,大约在10年左右。1998年杨璞[微博]、徐云龙[微博]进队,到2009年国安队夺冠就是这个规律的显示,而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国安队伍老化严重,新老交替矛盾突出,这个问题非帕切科所能逆转,而是俱乐部的责任。
更新血液与球队成绩是不是一定存在矛盾?答案是否定的,在职业联赛中,俱乐部各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个问题也面临不同的结果。国外如年年喊争冠的皇马[微博]、米兰的发展模式,是通过大投入买球星,解决球队新老交替的问题;阿森纳[微博]是将自身造血机制与成绩相辅相成,通过球员的经营,为投资人减少投入,甚至盈利,但俱乐部董事会不要求阿森纳年年夺冠;其三是占据各个职业联赛近半数的中小俱乐部,他们的经营目标多半是培养新人,通过出卖球星维持俱乐部的生存。
以人为镜,国安俱乐部该选择怎样的定位?从前些年的投入看,国安绝不属于皇马和米兰烧钱型,而是投入与产出性价比较高的经济型。果真如此,国安俱乐部又被上面要求年年出成绩,“永远争第一”,岂能不出现近3年老将被透支,新人被压制的困局呢?如此投入与产出的定位相悖,必然拖累球队的新老交替进程,进而也拖住了俱乐部职业化的进程,导致不职业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主教练拿到了联赛的亚军和季军,最终却还是要走人;梯队培养出了球星黄博文[微博]、杨昊[微博],却偏偏因不懂球员运作规律,让其自由转会到中超最富有的俱乐部,为他人做了嫁衣;水货外援年年有,却很难吃一堑后长出一智,相反相似的一幕前赴后继地上演;年轻球员离开国安,投靠别家后居然晋升为国脚;踢不动的老球员成功续约,有潜能的年轻人却打不上比赛……国安俱乐部在2009年夺冠之后,没能借这股东风乘势而上,在职业化进程上迈出坚实的一步,除了充满争议的网上售票外,国安俱乐部职业化的深化改革几乎是原地踏步,而中超的大趋势是不进必退,这样的国安队怎不叫人纠结?
主教练为何总会成为替罪羊
宏观没规划的国安俱乐部,多年以来只能寄望能力较强的外教帮助完成俱乐部职业化的进程。上赛季国安俱乐部曾有过较好的上升势头,通过帕切科聘来了技术总监,负责一队和余下各年龄梯队的衔接以及外援的选择。雄心勃勃的帕切科也想做国安的“弗格森”,成为一个“经理人式”的主教练,这是一个俱乐部职业化的重要一步。可惜的是,随着今年国安队成绩低迷,这一趋势戛然而止。俱乐部的发展重心从深化职业化建设,重新被打回到围绕着一队成绩做文章。今年年初球队内最突出的问题是新进队的11名新球员,他们的加入虽然增强了球队内部竞争气氛,但新老人员之间矛盾也在不断增加,而老帕却没像去年刚来时那样怀着一个谦恭的心态去化解各种矛盾,而国安俱乐部又因为去年续约时,取消了硬性的成绩条款,让帕切科失去了权力的约束,一内一外主客观原因导致了国安队今年忽上忽下,起伏不定的表现。
分析此番帕切科的执教纠纷,我们会发现国安俱乐部早该设置一个专职部门或职位,来专门负责与外教的签约与日常管理事务。国外俱乐部这一位置称为技术总监或叫职业经理人,一旦出现争执,他可以作为俱乐部高层与外教团队之间的缓冲地带。可是目前的国安俱乐部没这样的“外人”,所有员工都是“自己人”,国企内部员工利益一致。在这种局面下,国安缺少一个职业经理人来做主教练团队的后备支持,甚至是“替罪羊”,于是俱乐部和教练组一旦弄僵了,就只好让帕切科走人。
国安缺少球探体系
为什么说在足球俱乐部职业进程中,职业经理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只有权责明确的职业经理人才敢大刀阔斧地兴利除弊,斩断国安俱乐部内存在多年的裙带关系,真正按足球职业化的规律和要求办事。如果缺乏这一角色,承担责任的永远只能是外教,今年是帕切科,明年就会是斯坦诺。
但让一支球队的主教练承担俱乐部不职业的苦果,对于球队和俱乐部的长远发展会有什么好处呢。弗格森之所以成为弗爵爷,除其个人能力外,从机制上说恰是有了曼联[微博]俱乐部健全职业的管理体系做保障。帕切科光有在国安队成弗格森的愿望与努力,是根本做不成弗格森的。在职业足球领域,各俱乐部在外援引进、青少年培养分别属于技术部门下的球探团队和青训团队。国安俱乐部非让一个“帕切科”要干好一队主教练、俱乐部技术总监、梯队总监、球探团队总监4个角色,纵使他有三头六臂也做不到,更做不好。
目前从国安俱乐部内部的职能部门设置与分工看,还没有球探团队的设置及对应的预算,这是导致年年出现水货外援的一个体系漏洞。如果在2011赛季国安风生水起之际,国安俱乐部的球探团队能为帕切科物色球队需要的外援,还会出现帕切科引进水货外援的情况么?如果今年外援过硬,老帕本赛季不还会打得风生水起吗?引进水货外援是帕切科的错,允许帕切科引进水货外援,缺乏把关的机制,这是不是国安俱乐部管理层的失职?本报记者 陈赢 J080
制图吴薇 H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