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申花奇才一人打爆中超顶级防线 他想突竟没人防得住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16日00:2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战胜在亚冠赛场风头无两的天津泰达,上海申花再次成为联赛中的强者之队,中超是足以让申花尽情绽放的舞台,这是客观事实。而上海队几把最管用的杀手利器,亚冠赛场看不出多大效用,在中超赛场,到是几乎场场都能发挥巨大的效用。天津球迷感到伤心的是,被泰达放弃的本土小将冯仁亮,这场球又成为了主宰沪津之战的场上局势的关键胜负手。

  应该说阿里汉有点小看冯仁亮的能量,派出的右后卫白岳峰,又想拉上去助攻,跑回来防守的力度又不强,而冯仁亮就喜欢突破这样有点自不量力的角色。而且是一开局就猛打,争取在对方还没有领悟过来时就给予狠击,结果连续几趟下来,白岳峰根本就是无法招架,都说冯仁亮那种小步幅快步频、上身摆动幅度很小,全靠盘带和快速变向完美结合的突破方式,已经被国内队员掌握了,但至少从本季联赛开打的情况来看,冯式突破法,在国内还是相当犀利。

  上半场申花两个进球,一个是佐里奇乌龙,一个是里亚打进,都是小冯间接或者直接助攻所致,而且都是突破白岳峰得来。第一球,突破小白后直接射门,结果被门将扑出,曹赟定再射,又打在佐里奇腿上,折射飞入大门。从以往历史来看,足协有关部门统计进球态度很不严肃,乌龙进球的标准非常含糊,爱谁谁的态度。各个媒体自己统计的话,标准则是千差万别,但这个进球,相信都会计在佐里奇头上,但小冯这次相当突然的、小角度的射门,才是佐里奇乌龙球的最原始来源,怪不了他反应慢,实在是小冯的突破和侧翼攻击太突然,也实在是曹赟定的二次补射来得太快。

  第二球,和第一球基本类似,还是找白岳峰这个点,但没有直接攻击,而是选择倒传给位置更好的里亚,让后者推射得手。上赛季冯仁亮的攻击,已经让天津吃过苦头,不过当时虽然小冯在左路攻击,但防守右路的是聊博超,名字还叫白磊的白岳峰在左路,没想到事过境迁,换成白岳峰过来镇守之后,似乎冯仁亮更容易在这一路找到突破点所在。

  这场球奚志康只给了冯仁亮73分钟时间,但除了这两次进球之外,上半场30分钟左右,冯仁亮还有一次威胁巨大的远射,另外给安古洛也传过一次好球,只可惜这位哥伦比亚人铲射落空,面对着中超豪门级球会,73分钟的比赛时间,打出四次巨大威胁的进攻,冯仁亮的这次左路表现,又是接近满分级别的。

  现在联赛进行了7轮,冯仁亮已经成功助攻2次,威胁传球在5次左右,上赛季冯仁亮的数据是4球6助攻,我们已经惊为天人,本赛季上海球迷或许要想看到冯仁亮30米凌空怒射的镜头,有点可遇不可求,但让小冯达到或者超过上季助攻数,似乎不是难事。从第一场对青岛,到现在对实力强大的天津,小冯的左路突破,一直是场上必须得重视的主要攻击线路。中超的对手,不可能不清楚冯仁亮的攻击,但一个赛季休整后,似乎又得重新开始熟悉起来了。而在攻击转换中,小冯和右路的安古洛遥相呼应做得非常好,球可以随时分两边,让对手抓不住重点,而一旦一边进攻后,另一边也相应拉到中路靠近接应,今天下半场冯仁亮就有过一次边路转中路的进攻,但最后时刻被破坏。

  看得出申花在两条边路上的进攻,已经越来越成气候,可以说是中超数一数二的边路组合。对中国球迷和中国队来说,冯仁亮的左路突破,如果能找回上季上半段的感觉,那他就是国家队打耳光都不能放的左边锋人选。但实质问题是,遇到高水平对手时,他得回防,消耗太多体力,进攻中因为送球选手也被严密看守,自己很难得到皮球,只能跟着对手瞎跑,亚冠就是最好的例子。

  今天申花拿天津泰达再给小冯练把手固然很好,但不要忘记,天津在亚冠东亚区,其实谈不上是很强的队伍,而且亚冠比赛天津少休息一天,对刚巴消耗的也太大了,陈涛又不能出场。所以主场打赢他,不代表太多的含义。

  如何能充分利用边路的优势,以激活全队的全盘攻击,打造一个真正的整体进攻强队?布拉泽维奇都没解决好,那么“蟋蟀”和高洪波能否解决好呢?看上去很难。好在申花目前接应小冯突击时的几个点,比如里亚,比如萨梅隆和曹赟定,都属于很有跑位感觉的选手,冯仁亮的突破还可以找到接应点,那么先就这样吧,打打再看,这样的人才不用白不用,太高深的诸如整体配合之类的话题,有重大几个前提,不解决的话提也是瞎提:你后场选手的地面防守能力和抢回来球的能力不过如此,你中场选手的控球能力和大局观不过如此,凭什么要求在前场以边路为核心,打一套很牛气的整体进攻的战术?对国家队,对上海队来说,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

  (孟巍)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上海 申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