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韩国德比李章洙力取连胜 一招擒老乡他赢在更老道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4月23日18:2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一个是在中国职业联赛混迹13年的韩国人李章洙,一个是刚刚初来中国乍到的韩国教头张外龙,这两个韩国人的直接对抗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最终“老油条”李章洙还是更加熟悉中国的联赛,带领广州恒大队2-0轻取同胞张外龙所率领的青岛队,这也是李章洙本赛季取得的第二场“韩国德比”的胜利。

视频集锦-克莱奥点杀郜林破门 广州2球客胜青岛 媒体来源:新浪体育

  本赛季的中超联赛刮起一股“韩风”,不仅有许多韩国籍球员加盟中超,更有4位韩国主帅来到中超执教:广州恒大队的李章洙,大连实德队的朴成华,河南建业队的金鹤范,青岛中能队的张外龙。这也给中超赛场增添了一个新的看点,那就是“韩国教练德比”。

  在中超联赛首轮中,李章洙就迎来了第一次“韩国德比”,对手是大连实德队的主帅朴成华。上赛季朴成华带领大连实德队完成了质的飞跃,一度有打进亚冠的希望,特别是球队的反击成为中超许多球队的梦魇。而李章洙也不是好捏的软柿子,他不仅在中国联赛执教长达13年之久,对于中超各队都十分的熟悉,而且现在执教的广州恒大阵中有一堆的好牌。而比赛的结果也证实了“姜是老的辣”这一点,对于中超更加了解的李章洙最终率队1-0力克大连实德,收获了“韩国德比”的首胜。

  今天,李章洙又一次面对“韩国德比”,这一次对手换成了昔日老东家青岛中能队的新任主教练张外龙。对于张外龙这个名字,中国球迷或许并不熟悉,可是此人在韩国K联赛和日本J联赛却是家喻户晓,有着“防反专家”之称,特别是他的反击“7秒理论”更是其成名的法宝。对于李章洙来说,张外龙不仅使自己的韩国同胞,也是自己大学校友,于这样的对手交锋的确很有意思。赛前,李章洙曾经表示:“作为职业教练,带队取胜是我的天职。”

  李章洙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喊出必胜的口号,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手中好牌多的用不过来,另一方面就是他13年执教中国联赛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他对中国的足球已经知根知底。而这一点在比赛中也得到了体现,“铁帅”李章洙用一个2-0证明了自己,而初来乍到的张外龙也首次在主场吃到了败仗。

  以防守反击著称的张外龙,面对实力强大的广州恒大,巧妙地做出了不少的变化。他在后场派上了四个中后卫,以阻击穆里奇和克莱奥的超强进攻组合,莱昂纳多和栗鹏搭档中后卫,而曾经打中后卫的许景杰和梅尔坎则坐镇后腰保护后场,边后方则留下了速度优势明显的邹正和郭亮。青岛中能在力图做好防守的情况下,希望通过郑龙、刘健等人的反击给广州恒大队造成威胁。其实这一招着实有效,广州恒大队虽然技术上和控球方面都占据优势,基本上能够压过半场,但是对于青岛中能队的大门却始终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威胁,特别是克莱奥和穆里奇这对“黄金搭档”在比赛中几乎消失。

  不过,相比于李章洙,张外龙在中国毕竟还是个新人。张外龙研究透了恒大每一个位置的球员打法,却也吃了这一点的亏,李章洙在首发名单上将善于下底传中的孙祥拿下,换上了更加稳健和善于内切的韩国外援赵源熙,而正是这一点的变化令青岛中能措手不及。比赛进行到第18分钟,克莱奥接应后横传转移到左路,赵元熙快速插入禁区接应时被马迪耶夫绊倒,主裁判果断判罚点球,克莱奥轻松命中,广州恒大队取得了领先。

  如果仅此一点还看不出张外龙的“稚嫩”,面对上半场一球落后的局面,张外龙有些坐不住了,他希望通过进攻挽回落后的颓势,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下半场开始仅仅11分钟,张外龙就破解了自己的四中卫保守战术,他用前锋路易斯替换下了有些许轻伤的梅尔坎,意图很明显就是加强进攻,而这一招的妙处也延续了大约5分钟,路易斯一上场就利用盘带赢得了一个任意球机会,之后又是他接到郑龙的传球头球射门,可惜稍稍高出。但是也就是持续了这两次进攻之后,青岛队开始为自己的变阵付出了代价,第60分钟,杨昊任意球传至禁区,无人看守的郜林轻松头球冲顶破门,2-0,张外龙精心布置的“砍锋”战术在这一刻完全崩溃。

  已经2-0领先之后,李章洙更加注重防守,派上了防守更加勇猛的猛龙。而张外龙这一边虽然想通过进攻挽回一些颜面,但是无奈“防反专家”并不是进攻专家,面对加强防守后的广州恒大队,技术和能力本就不如对手的青岛队陷入了迷茫之中。最终青岛队主场0-2不敌广州恒大队,遭遇了主场的首场败仗。

  在青岛习习的的海风中,在突然而降的雨水中,张外龙也首次尝到了跟家乡人对决失利的滋味。或许对于张外龙来说,要想和李章洙一样征服中国联赛,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零零磊)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恒大 李章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