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申花老臣:心中10号是马拉多纳 国足一届不如一届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14:03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记者 张晓露

  3月1日,刚刚结束了昆明高级教练班阶段性学习的刘军出现在上海东亚队的热身赛场边,这个赛季他将重新回到这个熟悉的团队,成为教练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利用热身赛间歇和他聊到申花“10号”的话题,这位少帅居然有些意外。

  “‘10号’?是呀,从王后军时代开始我就是‘10号’,申花成立以后也就是第一个‘10号’了。后来再回申花是几号?我都有点记不得了……”

  王后军给我10号   

  东方体育:你最早是怎么会穿上“10号”球衣的?

  刘军:那还是王后军的时代,大家都知道,那时的足球界“10号”意味着什么,所以那些老队员都不肯要这个号码,觉得穿着蛮“嘲”的。王后军对我说:诺!侬穿!我就穿了。那时我是年轻球员,还在给李龙海打替补,穿什么号码也无所谓。后来第二次到申花,穿的是几号?大概“20”号吧,忘了。

  东方体育:你是穿着申花队的“10号”球衣进入国家队的,你怎么评价你自己的技术特点?

  刘军:我嘛,比较全面一点,算是攻守平衡吧。再细点说,我经历了王后军老上海队时代到徐根宝申花时代的转变,王后军时的上海足球传统,像接应、传球啊,比较讲究“灵”;徐指导强调现代足球的节奏和要求。从两个教练身上都学了一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东方体育:进入申花时代,你成为了申花历史上第一个“10号”,从那时到现在,申花有过很多“10号”,你怎么评价这一群“10号”整体上对申花的价值?还有你认为申花历史上最好的“10号”号是哪名球员?

  刘军:我走后,申花的“10号”从曲圣卿、张玉宁,几个外援一直到现在的姜坤。总的来说,能穿得上申花“10号”还是不错的,各有特点吧。当然你说真正高标准上的“10号”,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包括我自己,希望不久将来申花能出现一个真正的“10号”。

  心中10号是马拉多纳   

  东方体育:你心目中的“10号”是怎样的?

  刘军:应该像马拉多纳、贝利一样,要么能组织起全队进攻,要么关键时能担负起重大使命,能凭个人的力量改变一支球队的命运。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还都只能执行一般的使命,不是帅才。

  东方体育:你这个标准非常高啊,那你眼中足球史上最佳的“10号”就是马拉多纳和贝利喽?

  刘军:准确地讲还是马拉多纳,我觉得他是比贝利更好的“10号”。因为足球在进步,贝利当时的过人和马拉多纳1986年时候的过人已经不一样了,当然,他们都是他们时代的球王。现在能跟他们相比的,梅西吧,但他在国家队取得的成绩还谈不上,看下一届世界杯吧!

  东方体育:中国足球史上呢?哪个“10号”是你印象最佳的?

  刘军:中国足球“10号”?还真没太大印象,容志行穿过10号吗?总的来说,中国国家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以前像李富胜、容志行还有贾秀全他们,球员时代的技术特点是很鲜明的。从职业化到现在,有鲜明技术特点的球员还有几个?

  如果再穿10号更加珍惜  

  东方体育:你亲身经历了相当长的职业化道路,刚才的话似乎有一种反思的味道?

  刘军:是,一种遗憾。现在想想中国足球职业化以后很长时间,包括我自己的理解都是比较模糊的。回头一看,什么都过去了,变了许多,我现在看申花就是这种感觉。作为球员,我觉得自己到30岁才真正开始享受足球,懂了,谈得上得心应手,也就是2000年回申花时,那时感觉到顶峰了,老早是什么都不懂的。现在让我再穿“10号”,我肯定会珍惜的!

  东方体育:你现在是一支年轻球队的教练,你会为你的“10号”观点而去做点什么吗?

  刘军:为什么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少,最切实的问题,就是中国踢球的人越来越少,人才选择面越来越窄。看国外,日本,他们多少人踢球?每周都是几百场比赛!开玩笑说从成材率讲中国还算高的呢!现在不是说一下子培养“10号”的问题,而是提高联赛水平,同时注意青少年培养、提高教练员水平,这三点抓上去,很多问题就能慢慢解决。

  东方体育:你的话让人感到一点点信心,老实说只有一点点,很想知道你的信心来自什么?具体一点。

  刘军:这次昆明学习班遇到了很多以前的“战友”,加上之前刚刚学完的范志毅他们那个班,还有在学习期间在昆明海埂看到很多训练、比赛的队伍……我很高兴地发现,到处都是我们当年这一批最早打甲A的球员,他们现在退下来,拿起了教鞭,这就是现在中国足球的财富!

  申花记忆只在2002

  学当教练渐渐入戏

  问刘军,两度申花球员的经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想了许久,很多记忆清晰如昨但只是“片断”,最后他说:“应该还是2002年的时候,球员一批换代了,有线02的杜威、孙吉、孙祥他们,还有一些年轻球员像卞军、忻峰。那时作为一个老队员,有时候会跟他们多交流,谈谈自己的心得,那时我对有些事情看法成熟了。那段交流的东西,对他们后面的成长多少起到了点作用,这让我蛮欣慰的。”

  现在做了教练的刘军和那些昔日“小阿弟”联系不多了,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在天南海北的赛场上搏着自己运动生涯的最后辉煌,“看到了总是会互相打招呼,这份感情还是在的。”

  春节后回到上海东亚短期带队,此后,刘军又飞去昆明参加高级教练班,放眼未来的中国足坛职业俱乐部,这一份“上岗证”是不可少的。“对以后要执教球队的教练员来说,这个学习班确实有帮助。看问题更全了,带队的力度更深。比如学做全年计划、阶段性计划,安排训练、恢复程度的把握……比较全。从观念上,首先是强调团队,不是主教练一个人在工作!”

  刘军举例,学习班上假设中国国青参加哥伦比亚U20世青赛,就要求他们去考量分组、对手情况,分析哥伦比亚队比赛的具体环境等,“这种全方位的模拟确实有收获,一些讲师都是国外有经验的,比较之下,外国球队之所以搞得好、能赢球,就体现在考虑问题的细节上,旅途、身体恢复、心理等等,作为一个主教练要把这些细节都考虑清楚,安排合理。中国足球以前这些都没做到位,这样取得成绩反而不正常了!”

  当然,刘军也认为这种学习还只是“初级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先进的东西,接下来就要尝试怎么去组织球队,设计打法,而不是单纯地‘临摹’。你看看现在全国球队有特点的打法有多少?我学了以后还是挺欣慰的,因为我发现我们东亚队整体安排就是在这个‘路子’上,就决定了这支年轻球队取得的成绩。”而这种学习、临摹进入到创造设计,刘军承认是需要很长过程的,“10年到15年吧,可能那时候成绩还不理想,但一线教练的执教整体水平肯定会明显提升。”

  就像回顾自己的申花球员时代那样,作为教练的刘军也是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我做过申花助理教练,做过足校梯队教练,带年龄组球队拿过分区第一,跟过外教,实践后获得不错的经验,自己当教练也经历过一点事情……6到7年时间摸索,目前才算慢慢进入角色了。”

  学习的结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成绩上,“真正评定教练的好坏,最终肯定是要看成绩。”

  正是这种现实的“结果论”反而刺激刘军去投入,尤其在去年离开东亚队一年后,选择东亚四个主力离队时回归,对刘军而言正是来自挑战的诱惑。“教练就是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对各方面困难的准备和解决的办法,这是当教练最根本的能力。如果你加入一支真正很成熟的队伍,坐享其成,那对我就没意思了。在我看来主教练工作的魅力,就在让一支队伍从无序到有序,把球员从一般带到优秀。所以,这种充满挑战的时刻,必定是我选择归来的时候。”这一点和做球员时回归申花何等相似。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申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