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泰达、绿城在亚冠赛场上的连胜具有“典型”意义,毕竟无论在俱乐部层面还是国家队层面,我们较之日本、韩国都有不小差距。
毋庸讳言,个人能力、整体配合、比赛经验泰达、绿城和济州联、名古屋鲸八相比都不占优势,但正是凭借所谓的“弱势”,才让对手放松了警惕,也给我们营造了更好的“创造奇迹”的条件。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忽略泰达、绿城的努力,胜利是拼出来的。所以,这两场胜利对于中超联赛、中国足球的确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首先,中超正在面临被亚足联踢出“亚冠第一序列”的尴尬:在不久前北京举行的亚冠联赛新闻发布会上,亚足联官员曾明确表示,2009、2010、2011三个赛季的比赛成绩将作为衡量未来三年亚冠名额分配的一个主要指标,而在过去两年,中超联赛只有北京国安一队杀进了淘汰赛阶段的比赛,明显与我们所拿到的满额四个亚冠参赛席位不符,加之近些年澳大利亚联赛在组织建设上的大幅进步,澳超在今年11月的最终评选中极有可能取代中超,成为“东亚第三”,进而拿走我们的亚冠参赛席位。这样,2011赛季亚冠联赛便成为中超球队实现自救的最后机会,无论是从利益还是“面子”角度看,中超球队都需要奋力一搏。泰达、绿城的胜利显然是个好兆头,希望3月2日登场的鲁能、申花也能延续“小兄弟”的出色状态,让中超联赛真正“扬眉吐气”一把。
其次,泰达、绿城的胜利昭示了近些年中超“中游”、“中上游”球队实力的擢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超被诟病不及J联赛、K联赛的原因都是“中游球队实力不济”,但作为“中游”、“中上游”球队的杰出代表,泰达、绿城无疑用自己的表现为大部分中超球队正了名。
最后一点,泰达、绿城的胜利全都来自于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拼搏。在两队90分钟的比赛里,随处可见和对手身体对抗后人仰马翻的局面,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能力还达不到战胜对手的程度,但在“拼劲”上,我们丝毫没有输给对方。去年年初的东亚四强赛上,中国男足正是凭借“更疯狂”、“更血性”的踢法战平日本、击败韩国的,如今泰达、绿城的例子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在球场上,你可以技不如人,可以备受压制,但一定不能自我放松,只要坚持下来,就有胜利的希望!“不抛弃、不放弃”并不仅仅是许三多的名言,更是球场上亘古不变的箴言。
本报记者 林剑
鏂版氮鏅烘姇 | 琛屼笟涓撳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