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俱乐部对签选裁判仍存质疑 新赛季裁判竞争更激烈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2月14日14:5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记者 李元浩

  虽然初雪姗姗来迟,但四天两场雪的“密度”却让立春后的北京依然难觅“春意”。就在这样的料峭春寒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足球裁判员于上周末齐聚香河足球训练基地,为取得新赛季中超、中甲等足球联赛的执法资格展开竞争。

  自中国足坛掀起反赌打假风暴至今,随着包括陆俊、黄俊杰等“名哨”在内的多名裁判员身陷囹圄,加强裁判员选拔和监管,维护联赛公平竞赛秩序成为足球界内外关注的焦点。上赛季,中国足协对联赛裁判选派制度进行了改革,用抽签选拔取代了此前的指定模式。经过一个赛季的实践,新的裁判选派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却也出现了裁判经验不足、执法水平不高、判罚争议频发等新问题。

  新赛季裁判竞争更激烈

  据记者了解,此次前往香河基地参加“2010年度中超、中甲裁判总结会”的裁判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名裁判员和65名比赛监督。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他们除了要对去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了解新赛季的工作部署外,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便是接受业务考核,从中选拔出执法新赛季中超、中甲等各级联赛的裁判员。

  目前国内已参加过系统培训的国家级裁判超过500人,其中包括24名国际级裁判。与去年相比,参加新赛季裁判员考核和选拔的人数有所增加。据中国足协技术部主任杨新利介绍,参加此次考核的裁判员将参加体能测试和业务笔试,通过两项的总得分来确定能否拿到新赛季的“上岗证”。“这次选拔将完全按照裁判员的表现和成绩来打分。不管你是不是国际级裁判,只要成绩不达标的一律要被淘汰。”

  实际上,即使通过此次考核的裁判员,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在新赛季取得联赛执法资格。在本月20日举行的新赛季联赛工作会议上,通过考核的裁判员还要接受俱乐部的测评,“如果得到俱乐部的一致通过即可正式上岗。而没有通过的裁判可能会有部分被淘汰。”杨新利表示。

  据了解,此次前往香河参加选拔的裁判共有200多人,但最终可获得上岗资格的只有100人左右。“50%的淘汰率看似很高,但目前国内可供选拔的裁判员数量还是偏少。这也造成了我国裁判员的整体执法水平偏低。”

  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新赛季裁判员选拔制度,中国足协已确定将继续沿用上赛季开始推行的抽签选派制度。

  裁判公信力还需提高

  上赛季,中国足协首次采用裁判抽签选派制度,旨在避免足协指定裁判引起争议,造成操控比赛的可能和猜疑。不过,对于抽签选拔能否真正决定裁判公平公正,能否真正减少执法争议和维护联赛秩序,不少俱乐部和业内人士却持保留态度。

  以中超联赛为例,按照中国足协在上赛季推出的裁判选拔制度,中超联赛选派裁判员的抽签仪式每三轮进行一次。每轮比赛主场俱乐部的代表为抽签人,在中立原则(即执法每场比赛的裁判员不得与比赛双方的任何一方同属一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基础上,抽取执法比赛的主裁判、助理裁判和第四官员。

  这样的选拔制度,从规则和程序上来看似乎做到了公开透明,但实际效果如何呢?首先,从抽签选拔出的裁判员来看,多次出现了孙葆洁等“金哨”作壁上观,不少明显欠缺经验的年轻裁判却提前走上中超赛场的情况;其次,上赛季中超联赛的判罚争议依然屡见不鲜。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裁判员的监管,中国足协裁委会在上赛季设立了对每周联赛执法工作的定期评议制度,评议组根据比赛监督、裁判监督的工作报告对每轮每场比赛的执法表现进行评议,对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错、漏判情况进行通报。

  对于裁判选派制度所引起的种种争议,中国足协试图在新赛季通过进一步规范抽签制度、重要场次适当选派外籍裁判、向高水平裁判适度倾斜等措施,使得裁判的执法分配更加合理。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营造公平竞赛环境,足协也需要逐步体现出足够的管理水平,“不能仅仅以抽签这种方式来杜绝‘黑哨’。对裁判的培养、管理、使用和评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足协和各地足球管理部门、体育部门的协同合作。”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