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记者周文渊述评 中超7月发烧,足协8月吃药。随着酷暑季节的来临,在第一阶段还算平稳运行的超七世骤然乱相频仍,球员袭裁、球迷袭裁等以往罕见的球场暴力事件接二连三地上演。对此突发事件,从主管领导到执行官员均为外行的韦记新足协,明显缺乏预判又处置失当,在令各路诸侯牢骚满腹的同时,自身的公信力也严重受损。
从5万元罚款草草了结青岛飞踹门事件到重罚长沙、陕西,再到捉放孙继海,在外界舆论的巨大压力下,足协执法尺度忽宽忽严,几同儿戏。人们难以理解,连陕之战,孙继海只是怒摔队长袖标,又一路嘟囔或骂咧下场,这行为怎么够得上禁赛3场的处罚?显然,习惯于人治的足协在“乱世用重典”的古训中找到了依据,而完全忘记了职业联赛有着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包括惩罚条款。
不过,这才是这幕闹剧的序曲。足协滥施淫威的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陕西方面强烈反弹,以及社会舆论的抨击,为了“维稳”,足协又用听证会的时髦方式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对此,有人称赞新足协开创了民主执政的先河,然而,当初开出大把罚单时怎么没想到要听听当事人的声音?同时,既然标榜民主,又为何不仅听证会过程不公开、结果不公示,还特地与当事人签署保密协议?
与其说这是新式民主,不如说仍是历届足协所习惯或偏爱的黑箱操作。问题远不止这些。按照规矩,只有禁赛6场以上才接受申述,当初足协就是以此条款拒绝了要求为被禁赛5场的李金羽举行听证会的鲁能俱乐部,现在孙继海才3场、15000元,怎么就有资格了?且还以罕见的高效率立马举行听证会,使得被撤销禁赛令的孙继海得以参加本轮对辽宁队的比赛,而陕西队也赢球了。
也就是说,足协对孙继海的法外开恩,至少直接损害了鲁辽两队的利益。再回到孙案本身,孙继海的行为或许不该遭禁赛3场的重罚,但有违体育道德的事实不容否认。考虑到其身为队长,又是一名有着较大影响力的球星,给予一定的处罚,至少是公开训诫,这是一个联赛管理机构必须做的基本职责。从一般国际惯例看,最好的申辩结果也只是减轻处罚,而不太有完全豁免的先例。
然而,同一个足协,一个星期前大开杀戒,一个星期后又大赦天下,孙继海居然被“无罪释放”,面对这样的“神经刀”,人们要保持起码的尊敬就很难了。另一方面,倘若孙继海毫无过错,那么足协就必须追究当值主裁判和比赛监督玩忽职守的责任,因为足协纪律委员会正是根据他们的报告才作出处罚决定。
耐人寻味的是,据说当值主裁判何志彪在听证会上改口了,否认孙继海曾用不敬言语冒犯过他。骂,还是没有骂人,本是一种非常容易界定,也不容易搞错的事情,然而就几天工夫,何裁判就推翻了原来白纸黑字写在报告上的正式指控。显然,有人给他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那么谁能给裁判这一特殊人群施加压力?
当然,受到压力的应该不止一个何裁判,可能还包括参加此次听证会的各路神仙,否则干嘛要秘密进行,还神神叨叨地签署保密协议呢?
孙继海事件大概就此结束了,韦迪及其助手们“成功”化解了这场不大不小的执政危机,然而其公信力却无可避免地丧失了,而用江湖方式解决矛盾危机不啻于重走旧足协老路。历史早证明,这种饮鸩止渴的解决之道只能带来更多更大危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