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从来没让公众的耳朵消停过。
当他颇富喜剧感的沙哑嗓音开腔时,自然有一股勾摄谈话对手的劲道。不久前,这位网游公司九城的创始人和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拥有者,放话道:“我一回来,大佬们又要倒霉了。”
“巨人”方面则放言:“现在谁还把九城当竞争对手?”其实,截至六月底,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大跌,网游板块出现破发或濒临破发境地,盛大游戏、巨人网络均在其列。
和记者约谈的这个上午,朱骏踏进办公室,例行公事地扫了一眼股市牌价,轻嘘了口气:“我们最坚挺嘛,我们已经跌到底了”,并无尴尬之色。
待他一开腔,六人间会议室的任何一个角度都难避其锋芒,直侃得身边的副总连连递眼色,他才会像触到禁令般会意收声。
《足球报》评论员李承鹏曾经这样看他:“有时候觉得朱骏是中国足球圈里最坚强的人,有时候觉得他是最脆弱的人,有时候他真像一个阔绰的董事长,有时候他的行为却又像一个民营臭豆腐厂的小股东,有时候会认为他的纯情看上去好假,有时候会觉得这种假正说明他仍然纯情。”
上海历来有养儿不经商的说法,但上学时为赚零花钱蹬过三轮车的朱骏,现在已是名声在外的上海滩老板。他怪招频出,现如今,又扬言要收购利物浦的朱骏,被很多人称为“模子”。在上海话中,意谓言出必行,办事有腔调。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朱骏的信誓旦旦,不过是瞒天过海,一介“滑头”而已。
有招,无招
自从英国《独立报》披露朱骏要出资收购英超豪门之一利物浦俱乐部的消息,民间的想象力迅即点燃。
“朱骏是模子!”有网友迫不及待地吼出口号,似乎压抑在城市私人空间的狭小想象被上升到共同的高度。“在人格化的环境里,需要精神领袖,而在中国足球圈,这个人就是我。”朱骏颇有一副顾盼自雄的神气。
“欧亚大陆红蓝大军合为一支,利物浦攻欧陆,申花攻亚洲。”这种“汉朝战罗马”式的狂妄,在朱骏签下马拉多纳,聘其为九城足球类网页游戏形象代言人之后,想象空间更被无限拓宽。
“你再琢磨琢磨申花的队服,今年由传统的蓝色改成红蓝双色,难道不是早有红军、蓝军合而为一的先兆?”一位申花人士的解读让人咋舌。
朱骏对这些说法一笑置之。“要知道,英超是全世界最好的平台,穿上红舞鞋,舞破始下来。”若能站上英超的平台,单论影响力,就上了不止一个档次。那这无疑将是2007年朱骏成功“忽悠”到EA(艺电游戏公司)1.67亿美元融资之后,对商业合作想象力的又一次伟大突破。
但更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钱从何来?朱骏并不讳言资本运作,他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说:开一家擦鞋铺比买下价值20亿美元的公司,所需的现金更多。因为买一家擦鞋铺,如果开价3000美元,你就得付3000美元;但如果这是一家大公司,你不仅不必筹足现金,甚至不必看到现金。
既然要喝英超的奶,“又为什么要养头牛呢,每个人都需要牛奶。”朱骏的笑声沙哑,甚至略带粗野。
法国哲学家加缪曾经说过:比沉默更可靠的,是尽可能地说话。这种说法可以近似地理解为:一个经过伪装的现场,会留下更多真实的线索。尽管它们看起来破碎,不连贯,千人千面。
朱骏在舆论面前表现“滑头”,是否为了追求这一效果,谁也说不清。但事实是,在媒体一再求证下,他表态:“对收购利物浦一事,一个字也不能说”。
这股欲盖弥彰、欲言又止的味道,和朱骏直肠子式的梦想蓝图形成鲜明反差,让各种“阴谋论”环绕在他的左右。
面对这个绕不开的话题,朱骏干脆在记者面前摊开纸,几笔勾勒出一个模型:假设收购一个三亿英镑的公司。
“哈,不说英镑,就美金,人民币也可以,”他狡黠地一笑,“如果公司的债权百分之百属于银行,那只要一个proposal(提案),保证每年的投入产生盈利,再还银行千万的利息,就成了。”和美国人收购曼联一样简单,“有钱,有计划,说两句好听的就OK”。
这样的假设显然更像是要宣布一个公开的秘密,以混淆存在的前提。盛大CEO谭群钊,曾接到朱骏打来的电话:“要不要入股利物浦?”谭愣了一下:“利物浦?是哪家出的游戏?”
他的这些招数很容易让人认为仅仅是摆噱头。而在曾经担任九城北京市场总监的李渝看来:“朱骏不但擅长腾挪转移,而且细致,精打细算,绝对不是大剌剌的媒体形象。”
是老板也是演员
在失去魔兽以前,九城的净利润从2006年的3.12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932亿元,三年内翻了一番还多。也是在2006年,朱骏出资3000万收购了上海联城俱乐部,进而在2007年促成“联申合并”,成为申花足球俱乐部的投资人。
但是,朱骏在申花的屁股坐得并不牢靠。
三年内没有为球队带来一座冠军奖杯,朱骏一直是当地舆论的众矢之的。《东方体育日报》一系列“望闻问切申花”的文章更是抓着朱骏越权指挥球队等“罪名”不放。
朱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在2008年的荷兰鹿特丹港口杯与利物浦的比赛中达到了巅峰。身披10号的朱骏,在这场“豪门对决”中,腆着肚子奔跑了五分钟,还引来英国《卫报》的调侃。
他随即找来七份报纸,发现其中四份批评,三份支持,几乎验证了他对这短短“五分钟绿茵秀”的预期效果。“遇到新鲜事物,人们自然会有抵触情绪,但是没必要害怕,退却。从抵触,再到喜欢,有一个过程。”
也许正是基于对舆论有这样的评判,支撑了朱骏在申花前三年的满城口水时站立不倒,也暗示着他能够挺过自去年以来的“魔兽”风波。
去年11月,九城在纳斯达克的股价萎缩到了七分之一,而申花队在当年联赛夺冠的希望也愈发渺茫。就在足球和网游两头都陷入困境之际,《东方体育日报》爆出朱骏“拖欠申花康桥基地水电费”。
在舆论活灵活现的热议中,朱骏只身独闯报社,抓起茶盏烟缸,怒向记者,闹出了所谓“踢馆”事件。网络流传版本,他更是“披黑风衣,系白围巾,自我感觉是抢占码头的许文强”。
事实上,当天朱骏来到报社楼下,按要求填写了会客单,上楼进入会议室前也记得敲了敲门。后来双方话不投机,才演变为一场“冲击宣传部门”的闹剧。
《东体》的记者李冰说:“朱骏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把所有问题的矛头指向他,也有失偏颇。但是,也不排除朱骏这么做是要转移目标。”
“后辈干掉前辈”
“只有在互联网行业,永远是后辈干掉前辈。”这或许不是朱骏当初涉足网游的必要条件,但如今脚踏网游、足球两条船的“朱老板”,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却另有一股解气的意味。
这三年,他在网游行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就像是为了应验他和陈天桥、史玉柱等几位大佬围坐一圈时所说的话:“网络游戏就是在我们这几人中各领风骚两三年。”
而接手申花俱乐部进入第四年,朱骏开始有了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感觉,甩开了过去三年的包袱。
前申花俱乐部总经理周军回忆,经营乙级队时,朱骏有两个梦想:一是三年后能够接手上海的名片——申花足球俱乐部,二是像当时如日中天的大连足球“总舵主”徐明一样,成为对中国足球有影响力的人物。
但接手申花三年,朱骏被认为“只占有了申花的身体,没有得到申花的灵魂”,这支曾浸淫了上海官场、商界、足坛诸多“大佬”印迹的球队,在上海滩的雄厚根基是不容朱骏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商人轻易上下其手的。
为了迎合球迷的意愿,他把申花的主场迁回了虹口足球场,甚至一度传言要更名为“圣鲁迅公园球场”,活脱脱英超“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翻版,最终却在“让上海人的崇洋媚外现形”这一声讨中不了了之。
“大家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只是有些事,当初没有摸清底细。”回过头来,朱骏如此自我开脱。至于干预球队的比赛指挥、取消青训梯队建制等,在外界看来“违反足球运动规律”的做法,他则自有一本账。
“中国没人懂足球,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足球过去积累的所谓经验教训,他认为只是失败的经验。
在他眼里,足球就是各国执行国际足联的统一规则,而在中国,则实行“我的地盘我做主”。按照FIFA的规则,球员和俱乐部的利益纠纷,可以上诉到国际足联。在国内,却有“大局为重”等一套限制。
“体育局和足球俱乐部的关系,就好比证监会参股上市公司。虽然体育局参股足球俱乐部,但足协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受人质疑,公信力下降了,就搞不上去。”
洞察这些深层问题的,朱骏并非第一人。早在五年前,徐明就曾造就了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事件,险些成功鼓动多家俱乐部玩自己的职业联赛。如今提到这段往事,朱骏审慎地说:“这不可以,他们的下场不已经看到了吗?”
当年曾为徐明摇旗呐喊的《足球报》记者李承鹏说:“朱骏这人有理想,聪明,可是格局太小。”
朱骏担心与“改革者”的名头沾边,他的所作所为却为他带来一个“搅局者”的诨号。无论是2008年中超联赛22轮发生的“洗牌门”,继之发起“阻击国安”的口号;还是今年初利用“阴阳合同”限制球员的“欠薪门”,规则漏洞成了朱骏发挥想象力的最佳场所。
其实,他本可以更理直气壮,而不仅是口无遮拦。对大牌球员动辄三五百万年薪的行规,朱骏不买账,甚至说“对付IT精英和足球队,完全是不一样的玩法”。今年,通过球员的流动,甩卖了几位队内的大牌球员,朱骏的“奖惩工资”制度在申花得以确立,足协多年来打着“限薪令”旗号试图解决的这一痼疾,被朱骏用市场手段轻松化解。
“搞的就是影响力”
如今,为申花请来克罗地亚名帅布拉泽维奇后,朱骏的放权,可以看做他对自己理论的一次兑现:“照理来说,应该捧球员,问题是我们不能照搬,在中国这个情况下要差异化经营。但捧老板是不对的,等我们出成绩的时候,应该捧球员和教练。”
没让朱骏失望的是,中超联赛第一阶段结束,老帅带领着一帮“青年军”领跑中超。而朱骏一直视为价值平台的申花也终于“开花”,在三年投入1.5亿后,中国移动最近找上门,申花球员开始代言其手机电视产品,这让他尝到了投资足球的甜头。于是,他放言:“足球就是要马上见分晓,中国足球要是开了窍,按合理的规则办事,4年就能上去。”
而对于赖以起家的网游,在今年5月,九城不再续聘明星经理人陈晓薇担任总裁后,朱骏甚至对外表示“从今往后将不再聘用九城总裁”。
目前,正处在二次创业阶段的朱骏,在同行看来“终到了按常理出牌的时候”。但朱骏闻言,暴跳地说:“按常理出牌,我玩不来。”
无论网游,还是足球,甚至最初的GameNow网络社区,朱骏都自认做的是平台。“就像FIFA做世界杯这个平台,三十二强就是三十二种口味,我们搞足球,今天学西班牙明天学德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我们是要搞出两三百种口味,随人挑。”
想象力,是朱骏引以自傲的资本。不管是当初为了从暴雪手中取得“魔兽”的中国代理权,不惜在每个九城员工的T恤上烙印“50万的日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的许诺;还是今年世界杯前,签下马拉多纳代言网页足球游戏“热血球球”,都是他的成功案例。
但是,“光有想象力,如果在技术上无法实现,那也是空谈。”朱骏曾试图联手泰国前总理他信,与英超曼城展开合作项目,但胎死腹中。而在网游领域,九城也因开发能力欠缺受到同行诟病。
尽管嘴上不肯承认“并不是很懂技术”,但朱骏谈起新注资2000万美元的前魔兽研发团队Red5,一下眉飞色舞。在他看来,一旦有人搞定专业方面问题,他就能腾身“搞我的影响力”。
虽然自认只是“商人”而非企业家,也断然承认所追求的“就是钱”,但他却认为生意场上到头来拼的是一个价值观。至于那是什么,他暂时还无暇顾及。
“圣人是靠结果来支撑的。”这也是朱骏一直在孜孜以求的。裱在镜框里的“第一桶金”,是他上大学时贩卖T恤衫挣来的一百五十元,似乎也是这个穷过来的上海滩老板的“图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