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吃早饭,饭后上课,学的是初中一年级的课程;中午1点吃过午饭后,下午继续上课。5点半,发车去训练场,然后在傍晚6点半开始训练,一直到8点左右结束。晚上9点半左右吃过晚饭后,申花小将徐天沅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未来三个月的时间里,徐天沅的日常生活,都将按照这样的节奏来“运行”。作为上海申花俱乐部“奔向马德里”海选活动的幸运儿,13岁的徐天沅,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与顾斌一道,在23日飞抵马德里,分别加入U14和U18两支青年队,跟随西班牙教练进行训练,并于三个月后返回上海。如果两人的表现能够通过马竞教练的考察,他们就将与其他球员一道,再次回到马德里,继续在那里深造。
据带队前往马德里的申花俱乐部青训主管郝海涛介绍,经过最近一周左右的适应后,顾斌与徐天沅都已经开始融入到各自的球队当中。“想家是肯定的,毕竟他们还都是孩子,尤其是在一个人在国外生活,语言又不通的情况下。不过,这两天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了,本身这两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错,另外不管是球队的教练,还是球队里的队友,对他们都挺不错的。像徐天沅他们在训练的时候,球队是不提供饮用水的,队员都要自己带着水。由于刚开始不清楚,徐天沅没带水,这个时候,队友就会把自己的水让给他喝。”
相对来讲,顾斌的日常生活,则以训练为主。在顾斌所在的马竞U18梯队中,队员被分为B、C、D三队,其中B是最好的队伍,D在中间,C则是相对较弱的。如果队员在B队中表现不好,就会被下放到D队甚至C队;而C队球员表现出色的话,就可以上到D队甚至B队。前往马德里之前,马竞青训主管阿莫罗托已经在上海对顾斌进行过考察,所以直接将他分到了D队。
通过最近几天的观察,在郝海涛看来,中国球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在训练中表现自己。“所谓的表现,并不是让你在训练中变得很‘独’,而是在一个正确的时机,正常地发挥出你的水平和特点来。或许是不同的文化,我们的球员在训练中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怎么避免出现失误,达到教练的要求,不要让教练骂我。可是国外的球员,尤其是小球员,在按照教练要求来做的同时,总是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一个球,中国球员想的是怎么不失误,国外球员想的,却是怎么才能制造出最大的威胁来。久而久之,当这种足球理念已经深入到球员的脑子里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意识。也许这就是中国球员最为欠缺的吧。”
而对于球员以个体而不是整队到海外留学的模式,在郝海涛看来,也是中国足球的一个发展方向:“只有在青少年这个阶段就融入到高水平的球队当中,而不是以整支球队去留学,才能真正让年轻的球员吸收养分,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前的健力宝队和红塔队的留学模式,都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借鉴。目前的这种方式,应该是中国足球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最好选择。”
本报记者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