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勇、杨一民“进去”后,媒体爆料将扯出一些与二人关系“密切”的中超俱乐部。不过,南、杨也不是“一伙人”,圈中有“南系”和“杨派”的说法——二人身边分别围聚了几家俱乐部。上述消息令球迷感到惊讶,毕竟南、杨身为中国足协副主席,竟然搞“拉帮结伙”这一套。其实,中超就像“江湖” ,“帮派文化”根深蒂固。
出身论英雄——“国企帮”
中超之初,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和天津泰达三家俱乐部关系密切,他们有着共同的背景——国企。
“出身”相同,理念相近,使得沪、津、鲁走动频繁,而在中超峰会上,也能做到同甘苦共进退。其中,尤以同处北方的鲁能和泰达关系更为密切。泰达盛产门将,宗垒在担任替补的时候,就有多家俱乐部伸出橄榄枝。不过,“不差钱”的泰达并不打算卖掉宗垒。2004赛季,宗垒加盟鲁能,“馋”得其他俱乐部流口水。更让同行眼红的是,鲁能只花了很少的转会费,就得到了宗垒。原因很简单,鲁、津关系好。
随着朱骏入主申花,沪、鲁的关系走了下坡路。而善于制造话题的朱骏,种种言行更是让鲁能无法接受,两家俱乐部也就渐行渐远。同时,鲁能、泰达均更换了领导班子,加上泰达自身实力增强,希望谋求更高的地位,与鲁能的关系也不再“甜蜜蜜”。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有着国企背景的北京国安,也身处北方,但“御林军”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鲁、津等俱乐部“结盟”。
利益共同体——“七君子”
国安虽然不愿与鲁能和泰达来往,但在2004年下半年,也一改“独行侠”本色,与大连实德、辽宁等俱乐部“结盟”,对抗中国足协。这一联盟就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历史上有名的“七君子”。
2004年10月,以大连实德、北京国安为首的七家俱乐部,在河北香河召开投资人联席会,逼宫中国足协。当时,“七君子”声势浩大,将时任中国足球“掌门人”的阎世铎搞得灰头土脸。不过,在阎世铎的分化瓦解之下,“七君子”分崩离析。
尽管“七君子”散伙令不少球迷扼腕叹息,但七家俱乐部本来就是因为共同的利益才走到一块,并没有深厚的结盟“根基”,所以当利益不一致时,“分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有趣的是,鲁能、申花和泰达等俱乐部没有与“七君子”站在一条战线上,而是和中国足协保持了步调一致,结果被一些球迷称作“保皇派”。
海上生明月——“上青天”
甲A时代,上海申花、青岛颐中和天津泰达关系不错,经常在一起切磋球技,并组织了一个小联赛——上青天杯。有观点认为,这三家俱乐部能走到一块,源于地缘,他们所在的城市都靠海。
与“七君子”等帮派不同,“上青天”被寄予了不俗的意义和极高的期望。这在首届“上青天杯”时,球场上空飘着的横幅就能看出来:足球搭台经济唱戏、上青天共话跨越式发展、三市三兄弟联手上青天。
一开始,人们非常看好“上青天杯”的前景。当时,甲A球队流行去国外备战,但花销太大。而这三家俱乐部相距不远,在一起备战既省路费,又免去了邀请热身对手的开销。同时,俱乐部之间加强交流、加大球员流动的力度,以及在联赛的关键时刻互相“照应”,也使得“上青天杯”有理由继续下去。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没热闹多久,“上青天”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了。
都是一家人——“实德系”
不管是“七君子”,还是“上青天”,都不牢靠,因为他们不是一家人。而大连实德及与其关联的四川冠城,则是地地道道的一家人,被称作“实德系”。
这“一家人”几次引起“公愤”。无奈,中国足协不作为,使得“实德系”存在了三四年之久。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反赌风暴”中,广州医药被爆花费150万元才搞定了一场假球。而在“实德系”看来,这简直不可理喻,因为在实德和冠城之间,谁胜谁负完全是一句话的事儿,根本用不着“动钱”。
事实上,“实德系”虽然没有“动钱”,但危害一样大,因为这对其他俱乐部是非常不公平的。直到今天,重庆力帆老板尹明善提起“实德系”还显得非常愤怒。在尹明善看来,“实德系”是足坛的一个窝案,制造假球的系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