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25岁的前申花队员周亚君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傅琳霞在上海瑞金宾馆举行了婚礼,周亚君目前效力的河南建业队的不少队友教练以及领导特意从各地赶到上海为周亚君送上祝福,而他昔日在申花的队友以及众多亲友也见证了周亚君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12岁相识 在巴西靠书信联络
我老婆比我小几个月,我们是在区少体校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我们都只有12岁。刚认识的时候,她不像现在这么瘦长,是一个小胖子,估计当时的体重和我一样重呢。她练的是赛艇,但事实上她并不喜欢练这个项目,只是把这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我们体校的很多运动队都把训练安排在八万人体育场外场,我们经常在训练时遇到。她每次训练都喜欢偷懒,教练安排他们跑圈,她属于会被别人抛个一两圈的。她跑步的时候,会偷瞄我训练。所以,每次看到她跑近,队友们就会起哄:你看你看,人家小姑娘又来了。
不过,那个时候确实没有想到后来我们两个会相知相恋直到现在的婚姻生活,当时就是很普通的交往。仅仅过了一年,我们体校不搞了,把各支运动队的学生分到徐汇区的各个中学去上学,我和她就被分到两个不同的学校了。虽然平时不见面了,但偶尔会通个电话聊上几句,说说自己的近况。
1998年,申花俱乐部来招小球员,要组成申花少年队去巴西留学三年,我很幸运地入选了,和一批同龄人一起踏上了足球王国的土地接受全新的熏陶。那个时候,我也就14岁,在队里年龄排在倒数第二个,所以其他队友对我也很照顾。
我们这批孩子家里条件都比较一般,从巴西打电话回国内的费用也不低,所以我们一般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家人保持联系。有些队友那个时候已经有女朋友了,所以他们会定期给女朋友写信。他们看我只给父母、姐姐写信,就来问我:“你怎么不给女朋友写信啊?”我很老实地回答,“我没有女朋友。”队友们都不相信,又问:“那认识的女同学总有几个吧?”
那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傅琳霞,但没有动笔给她写信。倒是几名队友非常热心,硬让我给她写信,见我犹豫,就问我要了她的地址,还冒名顶替我写了一封信,说什么我想和她交朋友之类的话,最后连买邮票和寄信的活全都是队友完成的。我没想到队友们来真的了,所以连夜赶了一封信,告诉她前一封信是队友写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写了什么内容,希望她看不要生气。
我老婆后来告诉我,两封信她是一起收到的,当时她很开心,觉得我是不是有很多话要跟她说。看完第一封信,她很期待地看第二封信,发现用词木讷,第一封信还是别人冒充的,一下子有点失望。后来,她给我回了信,我们就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她在信里一直鼓励我,有时候也会说你离开上海这么久了,挺想你的,等你回来我们出来玩,我在信里也鼓励她要好好读书,考试顺利。
我觉得可以用“纯朴”来形容我们那时候信里写的内容,虽然书信收寄的周期很长,可能寄出一封信要一个月后对方才能收到,新闻都成了旧闻,但等信是我在巴西留学时最期待的事情。应该说,老婆和家人的信,对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巴西再苦再单调,我都觉得有盼头。
一首生日快乐歌,让我差点感动掉泪
2000年,我爸爸可能从我打电话的频率中发现我和傅琳霞的联系比较多,他很严厉地批评了我,觉得我只顾儿女私情,可能会怠慢足球方面的提升。
不过,妈妈站在我这边,觉得我和女孩子交朋友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为了这个问题,父母俩吵得很凶。我不想家长为了我的事情闹得不开心,就和傅琳霞提出大家先不要联系了,这应该是我和她交往至今遇到过的最大的一次挫折。
转机出现在2001年我生日的时候,我当时在巴西,快到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傅琳霞寄来的生日礼物,信里,她说很想念我,祝我生日快乐。当时我非常感动,很期待回国的一天早日到来。
2002年,我们留学巴西的少年队回到上海,成为申花青年队的一员。我也和傅琳霞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父亲这个时候倒没有反对,让我喜出望外。
我是一个不太懂浪漫的人,有时候一起出去,老婆让我牵着她的手,我都觉得俗套。但我老婆不同,她经常能给我创造惊喜,有一次,她跑到Nike专卖店,定制了一双鞋,鞋面上绣上了我和她的名字。她送给我的时候,让我大吃一惊。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18岁生日那天,我和她在港汇广场吃晚饭。吃到一半,她说要上厕所,就走开了,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吃完饭我们下楼走过港汇后巷的美食街。拐角处有个外国乐队在演唱Blue的歌,我和她都很喜欢Blue乐队,所以我们就停下来听歌。没想到这首歌唱完后,乐队里有名中国乐手开口说道:“接下来要送出一首《Happy Birthday》,是一位小姐点给周亚君先生的。”我当时很激动,就差掉眼泪了。
我觉得我能娶到傅琳霞,是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
巴西帮好友
打飞的参加婚礼
我们去巴西留学的这批人基本上每年都会聚会,去年是我们的十周年聚会,秋鸣教练、王珂、阿福(殷锡福)等人都来了。这次我结婚,他们说等于是十一周年的聚会。黄洋在香港上学,我跟他说我的婚礼你一定要参加,他就真的打着飞的来了,我婚礼当天上午他上完课后,下午坐飞机赶过来,然后在第二天一早又赶回香港,不愧是好兄弟啊。
回想在巴西的那三年时间,其实还是蛮苦的。因为身上没什么钱,所以我们很少出去买东西,只有在周末球队集体外出时,会一起去家乐福买两样东西,一个是夹心饼干,一个是比较便宜的方便面。平时晚上如果谁肚子饿了泡碗方便面吃,边上就会有人说,你把面吃完了记得给我喝口汤。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买回来的夹心饼干也是把饼干扳开来,先把夹心舔掉,然后再吃饼干,觉得真是好吃啊。
我们最开心的,就是每次离开圣保罗去外地打比赛,等于有一次旅游的机会,也可以去中餐馆吃点东西,还可以去海滩游泳玩耍。平时在圣保罗,我们很少吃得到中餐,有时候周末教练会烧点土豆牛肉、羊杂汤给我们吃。我在上海的时候,从没吃过羊杂汤,第一次过着面包吃羊杂汤,我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我以前从来没吃过。
那时候的生活比较枯燥,远离家人的一帮子大男人住在一起,难免会有火气,加上年龄小,有时一言不合还会动手打架,但有句话叫不打不相识,有些当时打过架的,现在关系都特别好。
在巴西三年,最大收获就是比赛打得特别多,对我们这些孩子的提高很有帮助。在巴西,我一个星期至少踢一两场比赛,而且对手有强有弱,各种风格类型的球队都有。所以回到申花后,不管是联赛还是和国外球队打友谊赛,我都不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