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露
07年年底,也就是朱骏入主申花的当年,申花俱乐部和顾兆年、江卫国、张志刚、李龙海、刘军等7人解除了工作合同,这七人全部是在上海足坛历史上做出过贡献的新老名将,根据申花俱乐部和申花足校的合作协议,先后由俱乐部派往足校,担负起足校从高层领导到各梯队教练各个岗位的工作,这突如其来的“一纸休书”,实际上宣告了俱乐部和足校以往合作关系的终结,这些被外放的“风筝”也彻底断了线。
“以往我们的工资奖金都是俱乐部支付的,朱骏来申花后,9月份就通知请我们终止合同,解除关系,10月份开始停发我们的工资,就是放弃梯队了,后来我们去跟他们商议,拖了半年后补给我们半年工资,从此以后我们就由上海足协支付薪水,跟俱乐部彻底没关系,脱钩了。”其中一位当事人说起这事,义愤填膺,“至于朱骏后来又找我们,是因为足协规定俱乐部必须要梯队,而且要参加梯队的训练和比赛,否则要罚款,这样我们就再以申花的名义去参加集训比赛,直到去年还是这样,但07年后的申花没有梯队,只有雇佣军,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雇佣军还有雇佣军的报酬吧?今年出去训练比赛的10万元,到现在俱乐部还没给报,以往挂个名字,俱乐部还给教练发一套运动装,现在连这个待遇都没有了……”而资金上的捉襟见肘,让后来的申花足校连据理力争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苦苦期待俱乐部“开恩”清账,而这些基层的教练只能继续在没有待遇保障的环境中继续他们的辛苦。
这些人中,张志刚当年执教02俱乐部二线队,2002年4月并入申花梯队,这支队伍中出了毛剑卿、王洪亮、刘寅涛等,“楼世芳做老总,对梯队这一块是高瞻远瞩,非常大气的。戴春华离开申花半年后也重新回来,主管梯队建设。当时我们这批人,加上秦皇岛委托培训的郜林,还有杨浦区一支梯队三股力量,支撑起申花梯队,由我们来带教,俱乐部给我们的待遇也很好,大家都很有干劲。一直到2006年,申花俱乐部拥有19岁、17岁、15岁甚至13岁、11岁完整的梯队,只是因为中国足协规定的俱乐部梯队下限是15周岁,对外面还只能报四支队。”另外,李龙海、朱炯、刘军等“申花一期”,也都是在申花足校的梯队中顺利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转变。可是2007年的人事变动让这一盛景急转直下,“想想十运会为上海比赛的那批运动员,他们太可怜了,正值当年,但很多人都没球踢了。而申花这两年请来的所谓大牌,有几个比他们强?现在没人了,只好花钱从河北啦什么地方买‘小鬼’……”
现在除了原申花足校副校长顾兆年于去年年底退休,刘军执教上海东亚,李龙海在申花预备队当教练,张志刚和范志毅一起搞上海全运会梯队,吸纳了一些当时申花足校培养的精英……他们大多数还在默默地搞足球,正如上述那位接受采访的当事人感慨:“朱骏这个人,很聪明,申花这个牌子对他就是资本运作的工具,这点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只知道,搞足球就是实实在在地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