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的意大利杯决赛,意大利人把比赛放到了距离本土几千公里之外的北京鸟巢。当不少意大利足球人士为这样一场与中国足球根本不搭界的比赛,能否吸引中国球迷的时候,鸟巢却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中国足球的票房神话:超过7000万元的收入告诉人们,中国从来都不缺乏球迷,而是缺乏那种可以把球迷吸引到球场的高水平比赛。
在申花投资人朱骏看来,以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不管国家队还是俱乐部球队,都还缺乏跟强队对话的底气。由于只能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想要通过比赛来赚钱,更加无从谈起。“什么时候,对手需要的是中国球队的热身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开拓市场,那么我们就有跟别人讨价还价的资本了,才能真正拥有市场。”
从甲A初期一窝蜂地举办商业比赛,随便拉一支球队过来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到如今将商业比赛视为票房毒药;从曼联上海行的全场爆满,到后来送票都会出现大片空着的看台,中国的足球商业比赛,似乎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对此,朱骏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不觉得在中国举办足球商业比赛一定赚不了钱,随便一个什么歌星开演唱会都能赚钱,足球比赛的吸引力更大,怎么可能会不赚钱?当然了,一样的比赛,不同的运作方法,最终的效果就是天壤之别。首先一点,既然是商业比赛,那就必须一切按照商业规律来做,必须由专门的人来运作,不是随便有个什么人来弄一下就可以赚钱的。其次,要努力提升中国球队自身的水平。就像是看打拳一样,你是愿意看两个实力相当的人打,还是看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打?一场比赛,如果中国球迷一直给国外的球员加油,这种比赛球员自己踢起来都没劲,还会有什么看头吗?球迷不来,商家还会有积极性吗?”
本报记者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