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从事的主要是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工作,这促使我对于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体系这一块必须关心。就我观察来看,全国足球青少年人口萎缩很厉害,实在令人痛心。
在职业联赛初期,由于足球市场的火爆,我们也的确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足球重点省市的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起来,各俱乐部也都比较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有些俱乐部甚至不惜重金,把一些梯队拉到国外去培养,还是培养出了不少球员。不过,随着很多民营资本涌入足球,他们那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只注重一线队成绩,忽视后备力量培养。这期间,中国足球环境也逐渐变坏。所以,导致很多足球学校入不敷出,不得不提前关门,俱乐部青训体系名存实亡。最直接的恶果就是,现在我们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已经像稀有物种一样了。老一批的球员退役的退役,新一批的人顶不上来,中国足球的水平能不倒退吗?这种现状,实在令人痛心。作为中国足球的一分子,我很想为中国足球的振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现在已经静下心来,把精力倾注在上海U16这支队伍的培养上。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样,我完全可以跟着杨家诚到英超的伯明翰俱乐部去,不管在里面做管理层还是教练,那都是很风光的事情。但我现在要的不是个人风光,而是希望能够为上海足球、中国足球的风光尽自己的最大贡献。
回到上海足球以申花为例,对比几年前,那时申花队的梯队比较完善,时不时可以为一线队输送好的球员,像毛剑卿、王洪亮等85一批的球员就出自青训体系,而现在申花的预备队只有十来个人,并且没什么好的球员,再往下面就没有U系列梯队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上海代表团把本次山东全运会的比赛任务交给申花,申花首先是没有这样的队伍,即便是七拼八凑起来,那成绩也肯定会是一塌糊涂。反过来也证明,徐根宝指导注重青少年培养的路子走得非常对,为上海足球储备了不少优秀人才。既然师傅走的这条路子是对的,那么当然值得推广和发扬。
近期,我看新闻说,申花与西班牙马竞俱乐部合作,其中重点涉及到青少年足球的合作。由于这样的新闻在之前的中国足坛实在是太多了,却没有一个真正付诸行动的,因此我希望这次申花是来真的,为上海足球后备力量做点实事。如果仅仅是搞噱头,那只能说玩虚的终归会遭到外界的唾弃。
本报记者王正根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