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析上海足球发展模式:朱骏根宝正面接触 借巴萨经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09日09:52  东方体育日报

  引子

  中超结束,申花俱乐部投资人朱骏第一时间在个人微博和俱乐部官方网站发布信息:有人接手,我就退出。

  有人说,朱骏是“以退为进”;也有人说,朱骏是“真退假进”。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个人投资者的朱骏,经过三年实践没有拿到冠军,已经陷入两难的境地。是退是进,都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都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兴奋点。

  在中央领导“下决心把足球搞上去”的指示下,在一系列政府介入职业足球、特别是青少年足球的风向下,在全国掀起“扫赌打黑”行动的背景下,上海足球何去何从?上海足球该如何调整思路、整合资源,重新向全国冠军、亚洲一流发起冲锋?

  (一)朱骏根宝 首次正面接触

  上周六,朱骏和徐根宝,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个是申花俱乐部投资人,一个是东亚俱乐部主席,双方的见面,至少预示了申花东亚进行资源整合的一种可能性。

  朱骏很欣赏徐根宝扎根青少年足球培养的精神和勇气,也坦承了申花俱乐部目前的实际情况。朱骏表示,他的确在思考“是退是进”的问题,但如果没有人接手,他初步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申花队将单独作为一支球队独立发展,而球队之外的所有申花资源,将被整合到一个全新的多媒体商务平台上,利用申花足球的影响力,集合官方网站、电视周刊、品牌节目、微博群、开心网、杂志、社区等优势,实现职业足球俱乐部和3G等新媒体传播技术之间的嫁接。

  徐根宝感慨朱骏三年来的投入和付出的确不容易,他主张上海足球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在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徐根宝说,上海足球应该减少内耗,充分整合足球资源,探索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新路。

  对于上海足球的发展模式,对于上海足球的资源整合,徐根宝建议不仅申花队、东亚队可以提出建议,中邦队,各方足球人士,行政主管部门、俱乐部、教练、队员、媒体、球迷,都可以充分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寻找上海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东方体育日报作为上海唯一一家专业化体育报,也很愿意提供讨论平台,请各方人士会诊上海足球,提供您的建议和观点。

  (二)根宝模式 实践证明成功

  中国足球发展的现实是:职业化改革没有错,但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无法收回成本,无力承担青少年足球和后备力量培养,甚至引发欠薪、假球、赌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职业联赛和中国足球水平不进反退。

  上海足球在中国足球环境的大背景下,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个人投资者朱骏花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钱,不仅经济上回报有限,成绩上还要时刻提防假球、赌球的侵扰。

  与申花的艰难前行相比,2009年徐根宝率领的上海U20队为上海夺回了阔别26年的全运会男足金牌。这枚金牌用实践证明,根宝模式值得关注,值得研究。

  根宝模式,体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三结合的优势。体育局拿出200万元,东亚集团拿出500万元,赞助商超日拿出200万元,根宝基地拿出教练、球员等足球资源,共同组建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和上海全运会代表队。全运会的成绩,证明了根宝模式的成功,三方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努力,让上海球迷看到了上海足球的希望。

  在中甲这一职业联赛赛场,东亚队出淤泥而不染,作风顽强,精神面貌良好,足球风格鲜明突出,在没有外援加盟、球员月薪只有1600元的情况下,取得了差点冲超成功的成绩。根宝模式在中甲的实践,比成绩更可贵的是健康向上的态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足球“扫赌打黑”,就是要首先清除体内毒瘤,再营造健康氛围,提升水平。

  (三)政企结合 上海资源丰富

  政府介入职业足球,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不是否定职业化改革,而是帮助进入市场的职业足球培育后备力量,监督完善职业足球的发展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对东亚队有过重要批示,一是要支持徐根宝和东亚队,二是要重视整个上海足球的发展,三是不要因为足球市场化,政府部门就放弃自己的责任。

  徐根宝认为,上海足球、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政府部门可以在四个方面对职业足球提供帮助:一是把握方向,这些年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些偏了,没有体现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形象;二是监督,监督职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问题;三是协调,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四是注资,体育局可以成为职业俱乐部的股东,在财力上、后备力量培养上支持职业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北京国安“16年等一回”,夺得中超冠军,人们在总结国安经验时,把“政企结合”的国安模式放到了突出地位。体育局2000万元的资金注入,在梯队建设、人才引进、管理能力等很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上海的根宝模式,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三结合,是否也能移植到顶级俱乐部呢?政府参与,优势明显,特别是资金注入和后备力量培养上,能够解决职业俱乐部不少后顾之忧;企业赞助,申花的投资者、东亚的投资者、中邦的投资者,任何有兴趣投资足球的企业,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与进来;社会资源,又是上海足球的传统优势,球队、教练、球员、训练基地、比赛场地,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好好利用,是振兴上海足球的宝贵财富。

  上海优秀的运动员、年轻的教练员特别多,活跃在中国足坛都成散兵游勇之势。徐根宝也已经形成了“抢逼围、接传转”的六字风格,上海足球没有理由甘居人后,没有理由不团结起来,打造一支全国冠军、亚洲一流的强队。

  (四)巴萨经验 会员选举主席

  像朱骏这样的私人投资,是一种发展模式。对于投入大、回报少、江湖又极其凶险的足球环境,朱骏难能可贵,一直坚守“一个人的战斗”。

  但上海足球可以探索的发展模式,还有很多。比如股份制,几家企业联合出资,体育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做大做强这支足球俱乐部,让这支球队持续稳定和保持高水平,利用球市收入和广告收入,尽可能给予投资单位一定的回报。

  又比如会员选举制,参考巴塞罗那俱乐部的经验,让更多对足球有兴趣的人参与投资,推广足球会员,募集更多资金。上海足球应该是一个公共产品,享受公共资源,会员制可以让俱乐部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上海足球队的品牌和优势。这样的俱乐部可以成立董事局,董事局主席由选举产生。

  有人建议,如果要新组建一支整合申花、东亚、中邦等足球资源的俱乐部,应该不要出现企业赞助的名字,因为上海足球俱乐部代表的是城市形象,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赞助商。绝大多数欧洲球队,像曼联、利物浦,都扎根城市,突出城市的品牌价值。

  申花队在上海足球历史上做出过贡献,很多人有申花情结。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如果要成立新的上海队,应该以申花队的骨干、东亚队有潜力的队员为主,吸收所有上海资源,调动徐根宝、吴金贵、成耀东、范志毅等上海足球人的积极性,打造一支亚洲一流、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足球俱乐部,与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亮出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

  (五)中甲中乙 锻炼后备力量

  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时候“从娃娃抓起”都是足球真理。如果上海足球俱乐部瞄准高端、冲击冠军的话,那么它的梯队建设就要利用中甲、中乙的参赛资格,以上海二队、预备队、青年队的名义,得到更多职业联赛的锻炼。

  这样的发展模式,在欧洲非常普遍,皇马B队就在西乙、西丙沉浮多年。中甲或中乙球队一方面可以为上海队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全运会锻炼队伍,符合上海足球一盘棋、以及从全运会入手抓青少年足球的官方思路。

  在根宝的崇明基地,不仅有范志毅率领的U16队伍,下一批全运会乙组年龄段的队伍也已经着手组建。徐根宝说,崇明可以成为一个上海青少年足球培养的传统基地,为上海足球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杜旻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中超联赛第30轮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上海足球 朱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