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京记者 顾晨
国安绿城之战一票难求,工体再现扑票热潮。尽管售票窗口依然紧闭,但工体北门等候购票的“长龙”已经蜿蜒数百米,再现1995年甲A时代的狂热景象。
昨天傍晚6点,工体北门宛如一个热闹的“马路市场”。从铁门正中央的售票亭开始,一条歪歪扭扭的“长龙”由南向北延续近百米,转而由西向东伸展,一直延伸到灯火通明的火锅店门口。如果不明就里,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热闹的跳蚤市场,有支着帐篷打盹的,有三五成群席地打牌的,还有凑在一起抽烟聊天。他们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周日国安同绿城的球票。
记者赶到售票窗口前,大喊一声:“谁是第一名?”没人应答。稍过一会儿,两位蹲坐在地上的小伙说:“我们是第二名,和第一名是一拨的。”两位年轻人一个姓曹,一个姓康,都是国安的铁杆粉丝,本赛季的主客场基本上全包了。小康说自己其实已经有票了,“我买的是赛季的套票,但我还要帮家里人买,我爸也要看,所以就提前来了。”
上周六,小曹和小康都赶到大连金州为国安加油。比赛一结束上了大巴,两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买最后一场的球票”。但是天公不作美,“周六晚上8点从金州发车,结果周日傍晚6点才到北京,高速路因为大雾被封闭了十个小时。”赶到北京之后,两人直奔工体北门售票处,原本以为自己是冠军,没想到已经有一人守在这了。
“那哥们姓李,他也是从大连赶回来的,只不过他们没走高速,走的是国道,居然比我们还提前两个小时回来。”购票冠军小李哪里去了呢?据小曹和小康介绍,这位冠军在工体旁边的小宾馆开了个房间,睡觉去了。“我们这一拨人二十多号,分成三班倒,七八人一组,每组八个小时。我们还自己发了号条,免得有人混进来。”
在物业公司上班的小曹说,虽然为了弄一张球票很辛苦,但大家都觉得很值,“必须在现场见证国安的第一个冠军。”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是,“我们付出那么多感情,俱乐部连一点反应都没有,没一个人来看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