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北京国安年初受到市体育局数千万元赞助向冠军冲击,正当他们裹挟着15年未能染指冠军的怨气冲刺的时候,正当他们辛辛苦苦以微弱的优势首次坐上半程第一的时候,一个声音响彻足坛:“国安已经被足协内定冠军”、“大家一起阻截国安夺冠”、“谁夺冠也不给国安”……这声浪让风雨飘摇、艰难登高、疲惫不堪的国安雪上加霜。
人们也在奇怪,为什么国安想夺冠就这么招恨?为什么国安尚在夺冠而且失望大于希望的时候非要形容为“被冠军”?为什么大连8次山东3次到手的冠军也没有这样大被围攻的态势?也许我们不得不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
很多人归咎于“京骂”。“京骂”的确不好听,但是仔细追寻“京骂”的渊源,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恶毒的。我1985年在天津看足协杯(那时足协杯集中在天津打),已经出线的八一队由于不尽全力输给对手让天津二队(东亚队)遭到淘汰,结果八一队在与广东队争夺前四名的时候,全场观众自始至终高喊六个字“八一队、大傻X”,那犹如天津快板似的巨大声浪生生让八一队大受影响败下阵来,八一队队长李富胜顿时流下委屈的眼泪。我当时作为观众也没有把这件事情看得多严重,这只是观众在特殊氛围中的一种发泄,而且后来出现在各地的球场骂人,当地的媒体也都采取一种不理睬的淡化态度。但“京骂”在北京却受到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的口诛笔伐,不少报纸把这提高到政治高度、还进行文化考证,用崇高的政治化的面孔对待民间一种短时间的发泄,让京骂全国闻名,最终株连球队。
作为俱乐部,国安十几年来对足球不离不弃,成为唯一一家从联赛开始坚持到今天的俱乐部。他们在中国足球这个纷乱的环境中能相对坚守一些理念,能抵制一些潜规则,同时也有一种始终让人恨铁不成钢的“牛气”和对市场认知愚钝。他们在对待本队一些球员转会的冷漠态度,对待外来球员谈判的高高在上,对待一些有功外援吝啬褒奖,既让自己15年拿不上一个冠军,也让这些势力离开后都聚集了一种“反叛”力量。不少球员同国安比赛特别卖力,也不乏这方面的因素。
还有一些善于炒作的、唯恐人们忘记他们的人,用耸人听闻的新闻制造噱头。朱骏明明手握一副好牌,却把上海足球糟蹋的惨不忍睹。为了转移视线,唯恐天下不乱,高喊“大家轮流接力阻击北京”。这种要溺水也拉个垫背的俱乐部是个心里阴暗的俱乐部,这种不夺冠而以阻击别人为首要任务的老板也是没有出息的老板。这种种力量纠集起来也的确会对国安登顶造成影响,但最终国安夺不了冠也并非朱骏的功劳,而是自身缺乏夺冠气质与能力,抗干扰能力是一个冠军必须具备的。
另外,北京有其特殊性。在网络展开地域争论的时候,挨骂最多的第一是北京,第二是上海,球场亦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个现象的存在。
(金汕 著名体育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