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洙黯然下课,罗宁给出的理由之一是:国安从暂时排名第一的位置上下来了,这足够让老李下台。据悉,及时拿下李章洙的细节诸多,还包括如果再不动手,等他带队赢了深圳又回到榜首,时机又会失去了。不过,换帅并行进在夺冠路上的北京国安却被深圳阻击,说朱骏撒豆成兵预埋下了钉子巴尔克斯,当然是句胡话。但现在换李章洙,还有当初换巴尔克斯走,以及中超所有的换和不换,都具有中超特色———有时候和个人能力、球队成绩并无绝对相关性,只是个别俱乐部利益斗争的最终出口。比如巴尔克斯为什么在上海被论定为“水货”以及永远争第一的北京国安,是否严格到了要求自己每轮都必须排在第一位置上。历数中超各赛季,也不曾见过这样牛气的冠军。
俱乐部是利益体的集合。在俱乐部、球员和主教练三个基本利益集团构成的,任何两方联合起来,都具备摧毁第三方的能力。媒体感觉到俱乐部永恒而教练常换,选择的策略是更多站在俱乐部一边。至于我们一直提到的为之奋斗的球迷,由于在中超俱乐部里票房一直排不上号,因此实际上球迷根本是没有决定力量的。在三个基本利益集团里,斗争的表现多彩多姿。如赛季初,有些媒体写托马西的文章,严重有帮俱乐部一部分人打击另外一部分人的嫌疑;巴尔克斯出走申花,当时上海挂出了让他和其经纪人一起滚蛋的标语,自然也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不幸的是,像巴尔克斯这样的球员,由于自身是一个前锋而有进球数作为前后的对比,像保罗、托马西等人的评价则基本可以随时左右———如果你要写一个后卫和一个中场的缺点,自然可以写成“水货”。赛季中期,北京国安的大小格里菲斯也差点被“水货”了,可以看出,俱乐部的斗争是严峻的,而且根据角力状态体现不同阶段的新闻特点。
换李章洙对得到中超冠军有效与否,这其实不是问题。说得现实点,中超冠军只有一个,但在每个俱乐部里,能够有权利决定进人的教练,以及能够上场踢球的球员,才活得比较滋润。现在各个俱乐部动不动就把足球上升到城市荣誉上,实际上是日常生活而不是球队能否拿到联赛冠军,决定着一直球队大多数人的幸福感。从来没有拿过联赛冠军的国安,数十年如一日活得滋润,也是这个理论的体现。
当年许勇有意将李章洙运作到四川全兴,但球员普遍不爽,此事就此罢休。笔者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也就是说,在联赛里实际上有些俱乐部是承认必须在几大利益集团里保持势力均衡的。批评当时的全兴球员偷懒,显然不解决问题。此后来了一个坚持走训的霍顿,全兴也能拿第三名,符合了“好成绩”的俱乐部目的,这是做得好的俱乐部的例子。如果要李章洙来,又要保留球员对战术安排、训练的一定权力,这必然导致崩盘。李章洙再中国化,肯定也不能接受对战术安排、训练、用人的频繁挑战,这毕竟是一个教练的基本原则。而之所以图拔还能维持,其地位没有被“队委会”取代,这是和鲁能内部斗争不激烈,以及塞尔维亚人以曾经相同的社会背景无师自通学到的油滑有关。
说到联赛有几句俗话,“职业联赛是残酷的”,“中国足球(换外援换教练)是浮躁的”……这些话很对,不过流于对现象总结的肤浅。之所以残酷、浮躁,内中体现的还可以用另外一句俗话来表达———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多少师徒反目,多少兄弟阋墙,多少悲欢离合,不是“水货”、不是“不达标”、不是“身体原因”和“非走不可”,只是踩到了利益的尾巴。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