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大甚至有“第12人”助阵的工体,本周三成足上半场20分钟内的两记经典破门打懵国安,这两个进球,一个“非常巴西”,一个“很阿根廷”。而进球的队员,则是成足刚刚在二次转会引进的新外援纳托和布兰登。两名新加盟的队员相继建功,折射出的是成足在二次转会中取得成功的现状。那么这段时间,成足究竟发生了怎样积极的变化?为什么球队上下半年表现判若两队?为什么球队越变越好看?本期队报通过一系列实战解析,寻找“成足之变”的答案。
阵型大变:从442成功转型361 换阵核心:明确后防,力控中场
在今年上半年的联赛中,成足一直坚持黎兵带队时期的442阵型。442打法是成足在中甲尚属弱队时一直苦苦打拼的阵型。这几年中,受霍顿影响颇深的黎兵,一直对442情有独钟,自始至终坚持442,期间虽有改打451的情况出现,但4后卫配置始终未曾改变过。
442阵型的优点是攻守平衡,但对4名后卫的要求非常高。在全兴鼎盛时期,霍顿要求4后卫平行站位,4名后卫在攻防的时候,始终站成一条直线。当年记者在现场采访全兴比赛时,曾感叹霍顿下的苦功夫——4名后卫90分钟内几乎一直保持直线状态。但此打法对队员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具备相当强的个人能力之外,还要求有很高的战术素养,否则这条“水平线”一打就穿。
在王宝山看来,成足后防队员的能力,暂时还不适合442打法,“这对球员的要求太高,中国联赛不适合。”王宝山一直欣赏361阵型,原因是中国球员能力一般,但执行力比较强,3名后卫各司其职,两名盯人,一名拖后负责保护,即使盯人中卫被突破,还有拖后中卫这一关。王宝山的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防线质量。
不过361阵型想要取得成功,最关键的环节是中场。中场放置6名队员,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控制比赛,让皮球长时间地在本方脚下。这6名中场的具体设置是两名后腰,两名前腰,外加左右边卫。具体分工为后腰负责抢断和分球,前腰则组织进攻甚至前插进球,两名边卫的要求则最高,进攻要到对方底线,防守要到本方底线。从近三轮的比赛看,成足盲目开大脚的次数少了许多,进攻组织有条不紊,控球时间大幅上涨,王宝山的“6中场”逐渐被球员接受并适应,并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阵容巨变:主力阵容更换了7人 换人核心:团队整合,球星催化
阵型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没有好的球员作保障,任何阵型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二次转会中,王宝山引进了多名新人。上半赛季的主力中,只有汪嵩、季铭义、刘宇等人能继续以主力身份出战。以上半年客战青岛的主力阵容与现有的主力阵容比较,首发竟然换了7人之多。
在众多新人当中,孙继海对球队的帮助无疑最大。这名在英超打拼多年的老将表现令人称道,“他让我们的整体实力不止提升了一个档次。”马明宇如此评价孙继海。在孙继海加盟球队的4场比赛中,成足取得2胜1平1负的成绩,“继海在中场的调度,盘活了我们的中场,他就是我们的中场指挥官。”王宝山说。
除了孙继海,刚刚在对阵国安时打进一记典型“桑巴式进球”的纳托也对球队的帮助极大,“这个进球配得上他曾在巴西豪门弗拉门戈的名头。”许宏涛对纳托大加赞赏。而力主引进纳托的主帅王宝山也非常得意,“这小子一来,我马上就决定要他,拿球突破就是比国内球员高出一大截。”在最近4场比赛中,纳托场场亮相,将中场梳理得井井有条。“有人说纳托速度慢,但他的特点是我们的现有队员不具备的,只要他拿球,对方根本抢不下,不过他传威胁球的能力,暂时还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这是迟早的事,水平在那摆着呢!”王宝山说。
如果说孙继海和纳托是成足整体实力提升的“催化剂”,那么布兰登、李钢、范培培和李洪洋等人,则扮演着“绿叶”的角色。布兰登奔跑积极,连续两轮进球;李钢不显山露水,但坐镇后腰四处扫雷;范培培在攻防两端来回飞奔,拼劲十足;李洪洋卡位准确,兢兢业业。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成足真正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了一支能打硬战,充满激情的球队。 早报记者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