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栋身份仍无定论 俱乐部阴阳合同映射足协不职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26日11:11  南方都市报
王栋身份仍无定论俱乐部阴阳合同映射足协不职业

  2007年,亚泰曾与王栋签署过一份为期5年的合同,但在2008年初,双方又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工作合同,并依此向中国足协进行了备案。今年,王栋受伤后回青岛老家休养,在俱乐部按照惯例与球员续签合同时,“遗漏”了王栋。于是,7月,王栋认为2008年签的一年合同已到期,拥有自由之身的他可以自行选择未来效力的俱乐部。可老东家长春俱乐部却认为王栋依旧是本队球员,转会的话,需要支付转会费。双方由此闹至足协,可面对两份真合同,足协也犯了愁,快一个月了,王栋是否是自由球员,仍无定论。

  ●时间点

  6月16日,澳大利亚媒体踢球者部落爆料,纽卡斯尔喷气机队将引进一名中国后腰。

  7月8日,澳大利亚媒体再爆料,王栋即将动身前往喷气机队试训。

  7月15日,澳大利亚《先驱报》报道了王栋试训的消息,并在网络发布视频。

  7月22日,王栋试训得到认可,但其合同问题让喷气机俱乐部感觉到无奈,该俱乐部希望王栋可以处理好合同问题。

  7月31日,王栋的父亲、律师与长春俱乐部董事长刘玉明在北京会晤,双方在中国足协的仲裁委员会协调下,各自拿出合同文本,“王栋是否是自由身”的问题被摆在台面上。亚泰力主执行2007年签下的合同版本,如果他们的主张获得认可,王栋仍将受到5年合同期的约束;王栋本人则坚持认为,2008年与俱乐部签下的一年期合同才真正具有法律效力。同样署有王栋亲笔签名的两份合同,却映射出了中国足坛合同管理的混乱。同时,中国足协宣告将在15天之后,最终裁定王栋的身份问题。

  8月15日,中国足协并没有如承诺那样确认王栋的身份。王栋家人一方态度坚决,并拒绝调停。亚泰俱乐部方面在出示了合同文本之后,关于球员虚假注册、拖欠工资、阴阳合同等问题也开始被外界曝光。王栋一方态度坚决,并表示不排除上告国际足联的可能性。

  8月17日,足协、亚泰、王栋三方代表举行第二次会谈,王栋自由身份仍难确定。

  8月24日,新华社在三方二次会谈后一周仍未有明确结果的情况下,发表题为《啼笑皆非“合同门”》的评论,认为此事件反映了中国足球管理运行机制的某些缺失,涉及众多中国球员的切身利益。

  ◎新华社评论(节选)

  啼笑皆非“合同门”

  长春亚泰俱乐部与球员王栋最近闹出的合同纠纷,让人感觉既荒唐可笑,又痛心疾首。

  这次纠纷的焦点在于:王栋现在是否为自由身。矛盾双方各执一词,并且拿出了两份工作合同,都是中国足协下发的统一制式版本。中国足协似乎也是作茧自缚,对此一时难以裁决。

  作为确定劳资双方关系的工作合同,应内容明确没有争议,在这里竟然出现了两个相互矛盾的版本以及迥然不同的解读,形同儿戏。试问:工作合同的严肃性何在?

  ……

  中国足协若对王栋与亚泰签署的合同进行认真审核,也能避免“阴阳合同”的出现,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自己身处冲突双方之间左右为难的境地。

  ……

  “合同门”虽然看似是王栋和亚泰俱乐部之间的个案,但却反映了中国足球管理运行机制的某些缺失,涉及众多中国球员的切身利益。人们有理由发问:谁来管理和规范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合同?是不是还有其他“阴阳合同”存在?是不是有些俱乐部拖欠球员的工资?

  一些球员私下表示,他们非常关注中国足协对“合同门”的裁决结果,这或许能改善他们今后的生存环境。中国足协眼下需要理清两份合同细节中的是非曲直,秉公办理,尽快做出一个公平的裁定,给各方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也是对王栋个人、对亚泰俱乐部以及对中国足球都负责的做法。人们不希望看到一幕“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当然,中国足协只是一个中国足球的管理机构,而非执法机构。如果“合同门”中的确存在某方伪造合同的嫌疑,就应交给司法机构处理。

  记者马邦杰

  ●蔡小点评:

  明明是球员和俱乐部扯皮,可时间一长,我们终于“欣慰”地发现,这一次,没有例外,我们又多发现了一条中国足协不职业之处。

  对于为什么要与王栋签署两份合同的问题,曾经骂王栋选择澳超是“脑袋被驴踢了”的亚泰董事长刘玉明的解释是: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球员利益。而至于足协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半岛晨报》记者隋海涛了解到的消息是:“据了解,是因为仲裁委员会一直凑不齐人。”拖来拖去,拖到前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总结,和过去种种发生在中国足坛的怪现象一样,追根溯源,足协在其中总脱不了干系,这“反映了中国足球管理运行机制的某些缺失”。

  凑不齐人?是个好理由,再拖个几年,王栋就退役了,不了了之,多好。

  这么说当然有些夸张,而从这个合同门,我们可以联想更多———职业球员吃的是青春饭,合同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旦合同得不到保障,卖球也许就成了为自己未来打算的不得已的选择之一了。

  类似王栋合同事件其实并不新鲜,上半年周海滨和冯萧霆这两名球员,几乎颠覆了过去国内习惯已久的转会规则,但事发后中国足协对合同的制定、监管措施,却没有及时作出相应有效的修改和自查。中国的转会规定和球员合同太具中国特色而没有与国际接轨,当合同变成阻挠球员转会的工具时,矛盾升级在所难免。转会、合同谈判的游戏规则在国际足坛早已成熟,都是先进联赛多年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少一点中国特色,多一点拿来主义,应该就能杜绝这层出不穷的纷乱。

  目前这个在外界看来的笑话,却是目前联赛中数百球员关注的焦点,也许同样拥有“阴阳合同”的他们想知道,到底哪几张纸,可以保证他们按时领到工资。在半年领不到薪水的情况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成为自由球员。被国外高水平俱乐部看中时,怎样才能顺利留洋。

  国家队成绩上不去,联赛水平总在下滑,俱乐部不满常在,球迷怨气连年,球员的切身利益也没有有效的条例加以保障,出了问题却可以用“凑不齐人”来搪塞,我们的足协,还能干点什么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中超联赛第19轮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王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