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今年参加的所有联赛和亚冠比赛,没有一场比赛的首发阵容是一模一样的,倒是有几次换人有些雷同,这在以往的多个赛季里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
除了伤病、红黄牌停赛等被动更换主力阵容外,无伤无病的队员突然淡出主力阵容的现象,在本赛季并不少见,由此也引发一个话题,即申花只要赢不下比赛,必有一名队员成为替罪羊。
其实,找替罪羊并非申花在本赛季才遭遇的窘境。曾经的郑科伟、杜威被下放预备队,无外乎与高层或教练组对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不满、怀疑他们踢假球有关。今年,下放预备队已不再成为警告表现不佳者的唯一手段,直接拉出18人名单,是最没有轰动效果又具有警示效应的好办法。
杜威、张晨、于涛、毛剑卿、陈雷、姚力君、王洪亮、沈龙元等几乎都挨个儿尝过了“队友比赛我放假”的滋味,但除了杜威和毛剑卿一度引发媒体的热炒之外,其他人几乎就没有影响过闪光灯的聚焦点。
其实,谁都知道,场上的丢球不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责任,或者说,不可能每一个球都是某一个人的失误导致的。足球本来就是集体运动,每个位置各有职责,同时又要做到齐心协力。一支球队团结不团结,关键还是要看队员们在球场上是否抱成团。
申花队前场的外援很少参与进攻,虽然高层或教练组也曾谈及过这个问题,但没见到哪个外援为此坐冷板凳的。曾有队员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场上的四个外援不可能成为整治对象,国内球员么就论资排辈地来挨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