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金贵:中超投入难吸引高质外援 豪门6年前就死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4:21  体坛周报

  六年前的末代甲A,申花夺冠的优势也很微弱。但是,与如今低成本运作、低水平竞争的中超相比,当年夺冠艰难,寓意完全不同。

  不难发现,欧洲五大联赛豪门与对手间一个赛季下来,整体上大多能保持两三场优势。这并非偶然,豪门就是豪门,拜仁一个赛季的预算是科特布斯的20倍,大批人才被吸引到豪门,这就是胜率保证。

  六年前的申花和国际两家俱乐部,都意识到搞足球没有投入是不行的。所以那年我们的内外援都堪称豪华,申花引进张玉宁、杨光,国际就引进江津、吴承瑛;申花签下阿尔贝茨、佩特科维奇和马丁,国际就签下奎瓦斯。两支重金打造的球队经过激烈的竞争,在联赛最后一秒,才决出冠军。这种超级球队的强强对话,让球迷很过瘾。

  如今联赛的领头羊国安受到群雄围攻,也大有决战到最后一秒的苗头。但是,这与当年明星云集的沪上两队的决战,完全是两回事。如今的俱乐部投入普遍都不大,已经没有了六年前申花、国际那样重金打造的豪门,随着转会制度渐渐与国际接轨,辽宁的人才优势也不明显。如今的俱乐部同质化严重,虽然有利于联赛平稳进行,但是因为没有高水平的球队,长期下去,对国家队的负面影响会很大。

  8场中超联赛,每次都有一半是平局,难得看到一支踢得有气势的,也只是灵光一现。通常夺冠球队应有超过50%的胜率,可这样的球队,现在已非常稀有了。事实上,现在的中超已无真正的豪门。

  虽然钱不是万能,但是足球如果没有投入,是很难有产出的。现在中超球队的投入,已经很难吸引更多高水平外教和外援。今年联赛外援可以多上一个,外援在球队中的作用也更大。但是大部分俱乐部找外援的预算都差不多,几乎都是100万美金以内的身价,找来的外援实力也就差不多,所以球队整体实力也就更接近了。

  因为缺乏投入巨大的豪门俱乐部,一些有实力的球员很难聚集在一起训练踢球,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下,他们的上升空间也小了。我始终认为,大部分国脚应该由几个豪门俱乐部贡献,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球员能够在明星汇聚的豪门立足,他自然会有实力。一个国家队由几个大俱乐部的球员为主,在欧洲是很普遍的。

  联赛夺冠并不难,难的是打造一支真正配得上冠军称号的球队。中国足球健康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自己的豪门俱乐部。真正的豪门,需要有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清晰的长远发展机制,不是烧一把钱就能完成的,培养这样的俱乐部,当然也需要时间。  (记录/严益唯)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