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京记者 顾晨
戴琳转会,大局已定。但究竟他以什么样的身份和代价,从辽足“二级跳”到申花,事件各方面仍在最后博弈之中。为此,辽足、申花乃至足协都搬出了自己的律师,互相“计算小分”。
对于处在国内转会机制和国际转会制度转轨过程中的中国足球,原本十分简单的戴琳转会交错了历史和现实、本土和国际等等多种因素之后,变成了一件极为有意思的个案。“中国肯定要和国际接轨,不仅仅是足球,但是接轨的过程和步骤确实很复杂,需要一步步来,谨慎从事。”足协人士表示,戴琳转会一事同样如此。
为了能够掌握更加充分的依据,足协注册办特意“问策”协会法律顾问。这位律师在了解戴琳事件来龙去脉后,又将情况反映给业界其他人士。经过专家们几个小时的讨论,得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合乎法理,有伤情理。“从法律和行业规定的角度来说,戴琳转会没有问题,但从行业内部的情理来说,又有相悖之处。”知情人士表示。
不仅是足协,申花、辽足两家俱乐部也都搬出了各自的律师,犹如两位围棋高手,在收官阶段紧张地计算小分。事情发展到目前阶段,戴琳转会申花已无可逆转,最后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代价”。辽足认为其对于戴琳的培养,应该折算成一定比例的现金;申花认为纯属自由转会,一个子儿也不应该付;戴琳还觉得,辽足还该着十几万的薪水没付,这又怎么算?
“这个事情这几天就会敲定,最迟不会超过本月25日,因为这是转会窗口最后一天。”足协人士表示。综合种种因素,申花肯定将会根据法律条文得到戴琳,但也许会为违反“游戏规则”付出一点儿代价,而很可能这代价就是戴琳被拖欠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