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因为戴琳,申花又成了不少中超俱乐部的“公敌”。
之所以动了众怒,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申花在引进戴琳一事上,打破了中超俱乐部之间的“潜规则”。一出一进之间,让原本作为球员输出俱乐部的一方,白白损失了上百万的真金白银。用一位中超俱乐部老总的话说就是“当时做出‘不做球员出口转内销’的决定时,申花老总吉梅内斯也同意了,但现在却又主动破坏规矩,太不够意思了”。
对于外界的炮轰,申花方面选择了沉默。作为利益既得者,申花知道,不管他们怎么辩解都无济于事,那么干脆就什么也不要说。不过,嘴上不说,并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想法,不会觉得自己委屈。一位俱乐部官员就表示,申花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足协制定的规则运作的,并不是针对辽足或者哪一家俱乐部。“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却从不去想一想,自己做的到底够不够好呢?”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爆出周海滨零转会加盟荷甲埃因霍温队的消息后,当时还在土耳其拉练的申花俱乐部,马上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在此之前,申花与其他中超俱乐部一样,与队中大多数球员的工作合同,都是一年一签。在研究了国际足联的相关规则后,申花俱乐部马上做出反应,与球员签订了两年或两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回到国内后,在郜林准备转会至韩国K联赛的情况下,与他进行了相当艰苦的谈判,最终留住了这名国家队的当红前锋。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昨天晚上,申花俱乐部一位高层在谈到戴琳的问题时,也有意地选择了回避。“只能这么说,我们一直在按照规则办事,并不针对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