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海滨:出来就不允许失败 从没把自己当鲁能外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6:33  济南时报
周海滨:出来就不允许失败从没把自己当鲁能外人

昔日鲁能人周海滨

  对周海滨来说,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他的人生被截成了两段。一个人要真正成长,必须狠心割断一些东西,山东鲁能就像是一条连着他和母体之间的脐带。如果一定要用“背叛”这个词,那么他背叛的不是鲁能,而是自己初时蒙昧的信念。“我曾经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呆在国内。鲁能是很好的俱乐部,我在这家俱乐部赢得了很多。日子也过得很舒服,发挥70%就可以游刃有余。所有人都捧着你。但是……”

  但是人都有梦想。当埃因霍温这个名字摆在面前,他看到了沉睡中的梦想,在顷刻间苏醒过来。可是,来到荷兰之后,等待着他的却是荷甲零出场的记录。“现在才三个月而已,我有耐心。一年两年都打不上,那么也许我就会换俱乐部了。总之既然出来了,我就不会允许自己以失败告终。”周海滨说。

  零出场 曾经失望至极

  周海滨的思想很缜密,“一个人独自生活那么多年,很早就懂得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他说,“我老婆常说,什么事情到了我手里总让人放心,因为我会想得很多。做一件事情,会把前后左右都考虑周到,滴水不漏。”

  人总是在思索中前进,而有时过多的思索却又绊住我们的脚步。周海滨常常问自己,如果他的生活中少一些思考,那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真正改变我人生的,不是足球,而是思考的习惯。很多时候,想不想,想多还是想少,直接或者间接决定了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改变了你生命的走向。但有时候,你又会发现,其实一些事情,无论你怎么想,结果都是一样的。”说着,像是突然间悟到了些什么,摇了摇头。

  在埃因霍温的三个月里,他想得最多的是同一件事情。虽然当初是做好心理准备来荷兰的,但现实还是给了他始料未及的一击。他准备的是打替补,却没有想到自己一分钟也打不了。最后那场比赛,他在场边热身,看到官员举起第三个换人的号码,却依然不是自己时,心里失望至极。

  然而直到最后,他也没有找主帅讨一个解释,只能为自己想一套周全的解释。“我觉得主帅可能会有两种想法,一是觉得我确实不够上场的资格,不过这一点从平时和他的聊天以及他对我的态度上可以基本排除。那么就剩下第二种可能,他认为在这样的比赛中让我上场不合适。一个赛季没有比赛过,在最后一场的最后10分钟垃圾时间上,这究竟是侮辱还是尊重?而且如果我上场,发挥得不好怎么办?这对我的信心将是极大的打击。”

  但是如果最后能上10分钟,那么周海滨至少不会留下这样尴尬的零纪录。“那又如何?人们照样找得到话说。他们会说,一个赛季没踢过正式比赛,只在最后的垃圾时间上个场,那还是教练出于对市场的考虑……”

  鲁能已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这个下午,听周海滨说起鲁能。“这些那些,其实早已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你自己往往察觉不到。就像我那天在网上看直播,鲁能赢了,我对老婆大喊,‘我们队赢了!’她不懂,‘你们不是上午刚训练过?’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在心底里,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鲁能的外人。”告别鲁能,最难绕过去的那个人其实是他自己。“我在那之后尽可能地作出了补偿,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也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总不能哭着喊着求别人都来理解你。”

  但总有人理解他的,来到埃因霍温的几个月里,他陆续收到很多球迷寄自中国的信件。有一封信是写给埃因霍温俱乐部的,“俱乐部给我看了,信里介绍了一些国内足球的环境,对我作出这个选择表示理解,并希望我在这里能一切顺利。我拿着这封信,一时间手都有些颤抖。真正的球迷,他总是为你想很多。”

  走出这一步,周海滨就没有想过回头。“我不会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因为每个决定之前,我都作出了最完整的思考。”在这个世界上,带着一些坚持而活的人很辛苦,不肯妥协是被时代遗弃的精神。“我常对自己说,男人生来就应该学会承受,但是有时候,也想找人诉诉苦。然而说给谁听?向谁倾诉?没有人……没法说……”

  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

  埃因霍温是个小镇,出租车司机在去俱乐部基地的路上说,“如果没有足球和飞利浦,这个地方将被彻底遗忘。”周海滨也承认,“这里不适合年轻人狂欢,但是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一个人的心能沉下来。像阿姆斯特丹那样的大城市,诱惑太多。”还是少一些诱惑比较好,人没有必要时刻将自己的抵抗力暴露在诱惑之下接受检验。

  周海滨在这里生活了三个月,“我不想用什么标准去判断自己的得失,成功失败这样的词语其实很抽象,很不负责。我只知道,好的坏的都是经历,生活中重要的是经历过,把各种滋味尝一遍。现在也许看不到,但是有一天,你所积淀下来的都会成为补偿。”

  足球在这里也被赋予另外一种定义,“到欧洲以后,我第一次意识到,足球真的可以只是一份职业。我们每天都是上午训练,吃完午饭时间就是你的,我和老婆常常会在天气好的下午逛街,喝咖啡,自己心里都吃惊,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在国内的时候绝对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在中国踢球,简直是逼着你把足球当生命。没有第二种选择,生活中的一切必须围着它转。我这里的队友对于中国和中国足球都很感兴趣,他们常向我打听。我告诉他们中国球员都住在球队,他们都不敢相信,说这太不人性化了。”

  人性化,球员在这里得到真正的尊重。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谁的权威不能被挑战。“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忘不了。那个星期,我在预备队打了三场比赛,人很累。转天大家都休息,但是我还要练。一个队友知道了说,‘教练怎么可以这样?你去找他说。’我说,‘算了,没事。’他很热心,当场就自己去找了教练抗议。这件事情,后来教练班子专门开会讨论。教练解释,不让我休息是因为我进了联赛大名单,那次比赛后,他们马上放了我两天假。”

  (沈坤彧)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周海滨 鲁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