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3月29日 地点:大连某咖啡馆
“回过头来看,足球让我有了不错的收入。如果从头再来,我还会选择足球,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我热爱足球。” 孙明辉
他是当年大连万达队的冠军成员,经历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最好的几年,从旅顺农村没有鞋穿的穷小子,摇身变成了普通人眼中的富翁。他感叹自己能够走上足球之路,除了对足球执著的热爱,还有难得的机遇。感谢命运让他爱上了足球,更希望用自己的爱心,随“乡村绿茵梦”一起帮助山区里的穷孩子,不放弃心中的足球梦想。
最穷时 割500斤青草换球鞋
孙明辉1971年出生于旅顺水师营公社碾盘沟村,一个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很穷的家庭。
小时候,孙明辉并不淘气,甚至很老实,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那时候我妈妈4点半一般就起床了,需要烀饼子、做饭、烀猪食,我5点也起来了,剁鸡食。平时在家还得做饭。”孙明辉说,放学他还得和哥哥去挖野菜,留着喂猪、喂鸡。
不过,再忙,有一个时间是从不改变的——在放学之前,他要在学校踢球。那时候孙明辉在学校踢得特别好,有一次在区里的比赛中获得了最佳射手的称号,学校奖励了他一个足球。这个足球被他像宝贝一样宠着,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到屋后的场院里踢球。
因为踢球,孙明辉总也穿不上好鞋,几天就把鞋踢碎了。鞋帮碎了,就粘一粘、补一补,鞋底破了就坚持,直到鞋底的洞大得能伸进去拳头,他会让妈妈找鞋垫给缝上,凑合着再踢。1979年夏天,公社收青草喂牛,2分钱一斤。孙明辉顶着大太阳拼命地割草,忘了割了几天,凑足了500斤一下子卖了10块钱,托人去大连市内花7块8买了一双球鞋。后来,这双鞋也是破得不成样子。
真幸运 踢球让他变身城里人
1983年,孙明辉代表旅顺区体校到大连市内参加辽宁省少年锦标赛。在那场比赛里,旅顺区体校只获得了第六名,但是孙明辉被贾凌福看上了。“贾导和包导亲自到旅顺去,说找一个个子不高,挺黑,有点胖的小男孩。当时符合这个特点的小孩有两个,先被找去的小男孩他们看了之后说不是,后来找到我们学校,我一去,说‘就是他’。”
这一场比赛,让孙明辉从旅顺进了大连市体校,在东北路小学上学。“一听说能够进城,我可高兴了,可以有粮票吃了。”孙明辉说,妈妈特意带他到旅顺,买了一块布料,做了一身红色的衣裤,那是他很久都不敢奢望的新衣服。
用妈妈的头巾包着棉被、脸盆,孙明辉到了东北路小学,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
“每天的训练费是7毛钱,吃饭一天得花6毛钱的粮票。想吃点好的也有,但是舍不得,就这样也比在家里整天饼子、土豆、白菜强多了。”孙明辉说,那时候能吃上榨菜丝、包子,他已经很满足了。
谢命运 职业化让他成为有钱人
在东北路小学以语文100分,数学98分的成绩毕业后,升到21中,然后考上中专,进入大连体工大队,孙明辉的足球轨迹沿着再正常不过的道路前行。而他赚的钱,也从每天7毛到5块,到一个月1500元。
1988年第一届城运会,孙明辉在决赛中攻入制胜一球,帮助大连队以1:0击败广东队夺冠,那算是连粤争霸的开始。“那时候看到成年队赢一场球晚上有鸡吃,我们可馋了,就盼望着能进专业队。其他的还不明白,只是知道有好吃的。”
1992年,孙明辉正式进入大连队,当时叫星海电视机队,开始了职业生涯。那时候赢一场球奖金就能分到三百、五百、七百、八百。1994年,中国足球宣布进入职业化,孙明辉赶上了那个成捆分钱的好时候。当年首场对阵延边队,大连队以3:0击败对手,“我记得王健林董事长带着成捆的10元钱,用红绳绑成十字花,怎么也有8万块吧。”主力球员中,最多的那一场能够拿到5000元,比工资高多了。从此以后,孙明辉的生活发生了他意想不到的改变,这也为他后来提供了开饭店的资本。
点评
不放弃足球的梦想
谈到如何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踢球,孙明辉坦言,需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这其中包括青少年教练,包括企业。他说,听说中国足球又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不用花钱踢球,也许有的穷孩子就多了接触足球的途径。但是,毕竟能踢出来的人不多。作为老球员,他希望与老教练、老队友们携手,为孩子们上一课,送去足球,送去关爱。让那些喜欢踢球的孩子像他一样,不放弃足球的梦想,让热爱足球的心永远跳动。
他反复向记者询问本报和电视台去山区学校的时间,他说以前听说过庄河的学校很穷,但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没有亲眼见过那里的孩子踢足球。他很想去看一看,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记者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