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放大转会市场供需矛盾 中超再就业陷困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07:52  沈阳日报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好像没有哪个领域能完全置身事外。曾经慷慨大方的老板们纷纷举起减薪、裁员的大旗。对于普通从业者,保住饭碗突然成了很现实的问题。今年的国内足球运动员转会市场刚刚关闭,480名上榜球员只有40多人找到了新东家,再就业率不足一成,惨淡相可见一斑。

  金融危机放大供需矛盾

  “言必称金融危机”已经成为眼下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哪个老板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落实到足球俱乐部这个“奢侈品”上,更是能省则省。几乎所有的国内俱乐部都选择了紧缩银根,不肯在国内球员市场上砸钱。而那些出卖球员的俱乐部则指望以此套现,不愿轻易降价。如此一来,供求关系严重背离。

  在找到新东家的知名球员中,王新欣转会天津泰达,王圣以租借形式从武汉返回实德,陆博飞转会舜天,陈涛被申花买走,郑斌租借到深圳。今年的标王在王新欣和陈涛二人中产生,与几年前标王成交价动辄超千万相比,他们的身价缩水了差不多一半。不过能如愿以偿已经非常幸运,毕竟有相当多的“大牌”即将无球可踢。姜坤、肖战波、胡兆军、邹捷这样的国字号球员放在往年,肯定是炙手可热,如今却因为身价过高无人问津,很可能提前退役。

  目前,国内足球俱乐部宁愿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外援身上,也不甘心在国内球员身上花钱。因为国内球员能力相差不大,不会给球队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再有“老江湖”身上毛病也不少,如果管理不好,还会节外生枝。

  市场惨淡凸显体制之痛

  今年国内转会市场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周海滨和冯潇霆打破体制枷锁,“越狱”成功。所有中国球员无一不希望能够效仿他们,实现“自由行”,那样就肯定不会出现供求严重失衡的畸形市场。

  中国足球转会规则一直受到各方诟病,直接引发了中国职业联赛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

  球员成为了产业链最底层,权利得不到保障,完全沦为俱乐部的有价财产。一方面造成转会市场的畸形,经济繁荣时期天价球员层出不断,但球员高价低能;经济不景气时,就像现在这样大批人下岗,达不到球员交流的目的,难以激发职业联赛活力。而大批球员找不到工作又连带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转会名单上绝大多数的年轻球员还没有上岗,就已经下岗。

  在今年转会市场上,最受追捧的是因俱乐部退出被集体甩卖的武汉队球员,其再就业率近七成。他们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能力,而是低廉接近于零的转会费,这足以说明市场并非没有需要,价格才是主导因素。由此可见,废除旧的转会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新政策已成当务之急。但不久前结束的中超峰会,俱乐部老总们为了保护眼前利益,提出还需要至少两年的过渡保护期。本报记者 张膺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2009赛季中超转会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中超 转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