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冠辽足今已后继无人 断了血脉比二次死亡更可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1月03日10:40  半岛晨报

  2004年中国足球先生肇俊哲、2006年中国足球先生郑智、2007年中国足球先生杜震宇,还有李金羽、李铁、肖战波……这一长串耳熟能详的球员都有同一个故乡——沈阳。在这里,他们完成了足球生涯的启蒙教育。

  而在2008年,昔日“十连冠”辽宁足球队在职业化之后遭遇第二次降级的厄运。比二次死亡更可怕的是,在青训体系被摧毁后,辽宁足球队已后继无人。

  辽沈大地一直是中国足球的沃土,无论是专业足球时代还是职业足球时代,辽宁籍球员都是各级国家队的半边天,散落在全国各地球队的辽宁球员更是数不胜数。

  但由于辽足俱乐部历任老板对后备人才的漠视,以及足球职业化后,体育部门传统的三级训练网在足球项目上的萎缩、消亡,辉煌的辽宁足球已断了血脉。

  辽宁队在1995年降级时,时任辽宁省体委主任的崔大林曾说:“花落自有花开时,蓄芳待来年。”当年崔大林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专业足球时代,辽宁足球完整的梯队建设。果不其然,正是凭借张引十几年栽培的肇俊哲、李金羽等77、78年龄段球员,辽宁队不但重返甲A、差点夺得1999年联赛的冠军,而且辽足通过变卖这批球员维持了十年的生存。

  但当青少年足球也被盲目地推向市场后,辽宁专业足球的积淀荡然无存。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被称为“金牌工厂”,它为辽宁队培养的最后一批梯队是81、82年龄段,代表球员是王新欣和徐亮。之后,没了足球项目的“金牌工厂”没能再为辽宁足球培养一名良将。

  而在“一切向钱看”的中国式伪职业足球世界里,梯队则是最不受重视的一环,更何况是在一线队都一直动荡不安的辽足。到辽足俱乐部的足球学校,一年要将近两万学费,但学校办了几年,竟无一人入选辽足一线队。

  记者了解到,目前辽宁足球队的梯队基本处于荒废状态。一支89、90的队伍是辽宁省体育局无偿提供的。去年11月末与辽足替补打了两场教学比赛,可用之人寥寥。除此之外,属于辽宁足球俱乐部的梯队等于零。

  辽宁省体育局从2006年重新打造青少年足球后,虽已搭建起93、94和97、98两个梯队,但这却是在荒废了12年后从零开始的,其中有多少人能挑起辽宁足球的大旗,尚未可知。

  辽宁足球队在去年11月23日从中超第二次掉级后,有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死亡,因为这一次连未来和希望都输掉了。

  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2009赛季中超转会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辽足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