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意味着什么呢?用中国足球做标志,14年意味着希望破灭,意味着举步维艰。14年前,当王俊生在成都体育中心宣布,1994年万宝路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开幕后,中国足球从此便走上了人们憧憬的职业轨道,然而大浪淘沙,在历经了14个春秋的滚爬跌打之后,人们发现中国足球现在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向前,所谓的职业体系显然已经无法保证生存,向后,被抛弃的专业体制不是国际潮流。那么,中国足球究竟该怎么办呢?在第三届足代会召开之际,问题摆在了中国足球决策者的面前。
伪职业联赛无法保证生存
2008年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最为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足球在国际舞台上“四大皆空”,不仅如此,而且国内联赛还出现了多起让人愤怒的突发事件,如此内外交困,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足球究竟怎么了?
其实,中国足球今年的一片衰败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披着职业联赛的外衣,却遵从“政治足球”、“出线足球”、“功利足球”的原则,这就是中国足球积重难返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职业联赛,就是要用市场的准则去运作,然而,从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始至今,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运作主题依旧不是职业联盟,也不是现在的中超公司,而是身份复杂的中国足协。结果,所谓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也就成为了伪职业联赛,步履是越来越艰难。
今年中超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武汉退赛;二是央视屏蔽中超;三是赞助商拖欠费用。这些事件虽然都是孤立的,但其实是有条主线给穿了起来,这条主线就是生存,试想一下,如果武汉在中超赛场上的生存如鱼得水,或者说他们感觉到投身中国足球前景远大,他们会退出吗?再想想,如果中超的品牌效应很强,央视会屏蔽中超,赞助商会拖欠费用吗?难道他们就不怕来年中超屏蔽他们吗?
所以在伪职业联赛的轨道上,中国足球已经无路可走,今年的退赛、屏蔽等等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如果勉强维持,或许明年的退赛会更多,屏蔽会更广。
总局酝酿“双轨联赛”
国家体育总局显然不想彻底否定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成果,也不想让中国足球彻底退回到专业体制的道路上。根据记者了解,国家体育总局主要负责人在近期调研了中国足球的现状之后,一个新的足球改革方案即将出炉,这个方案就是“双轨联赛”。所谓的双轨联赛是指职业联赛和专业联赛并行。
据悉,设立专业联赛,总局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地方体育局强化其督导青少年培训的功能,并尽可能增加中国的足球人口,促进中国足球的良性循环。在总局近来全面探索的“足球改革初步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促使各地方体育局全面重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按计划,明年举行的第11届全运会足球赛将增设1993年龄组的比赛,原定的1989年龄组比赛,金牌还是按照两块计算,1993年龄组则按一块计算。这将充分调动各地方体育局、足协的热情。同时为了避免非“全运会年”足球运动员无赛可打,总局决定在明年这个全运会年推出专业联赛,让年轻队员有用武之地,以让这条重回过去的“专业化道路”可持续性发展。
但这样改革能不能让中国足球彻底改变现在的旧模样,实现大翻身呢?现在谁也说不准,只有等待时间的检验。
本报记者 王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