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是谁扼杀了辽足? 肇俊哲揭示问题实质在于疯狂内斗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11:34  足球-劲体育

  当辽足的降级成了既成事实的时候,过去的几天里人们最关心的是追查辽足降级的凶手。是大股东的不投入?是连年的倒卖球员?还是年初总经理程鹏辉的工作不力?但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简单而又明了的事实———内乱。过去的一年里,正是无休止的内斗将不应该降级的辽足打落了中甲的深渊。

  辽足的大股东在过去的一年里投钱并不积极,球员工资和奖金也经常有拖欠,但这并不是辽足降级的主要因素。仅以钱来说,全年投入只有1000万的深圳队比辽足更有降级的资格,辽足还有一个大股东,深圳干脆是由足协托管的,辽足的投入再小也超过了深圳的1000万,如果以钱的多少衡量,深圳早就降级了。拖欠工资和奖金也并不是今年辽足大股东的新发明,过去辽足工资被拖欠得最长的达八九个月之久,但只有今年降了级。

  人员也并不是辽足降级的最主要因素。一个大家都忽略了的细节是,今年是辽足自冲上中超以来唯一没有卖出主力球员的一年。2006年底,辽足卖出了徐亮、张永海、郭辉三名主力,但最后仍然能够在中超当中稳居中游,早早就摆脱了降级圈。今年不仅当打的主力一个没走,还买进了王亮,外援也是相对齐整的,俱乐部一度还引进了四名外援。从横向比较,频繁将队中主力国字号球员停赛的金德更被中超各俱乐部认为是降级的热门,但缺少大牌的金德却早早上了岸。肇俊哲、王新欣、王亮、吕刚四名入选过国字号的球员,张鹭、戴琳、于汉超、杨善平、杨旭五名国奥集训的球员,再加上三名外援,这怎么也不是一个降级的人员构成。

  在辽足已经呆了十年的肇俊哲在降级之夜的一句话揭开了问题的实质:“内斗啊!你看看我们俱乐部在过去的一年里消停过了吗?换教练、换老总,这一年净折腾了。”

  从洛兰特到李树斌再到马林,如果算上年初主持工作的李争,辽足一年里经历了四任主教练,再有战斗力的球队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辽足上一次降级时也是中途换了教练,但那一年才有两任教练更替,这一次一年四任,想不降级都难。就在降级的当晚,不少辽足球员还怀念起了被赶走的唐尧东。一名老队员说:“老唐用了几年时间刚整明白辽足是怎么回事,结果去年年底又被拿下了,这不是内斗是什么啊?”

  除了主教练,一年当中俱乐部还换了两任老总。在辽足干了两年的程鹏辉在联赛中途神秘消失,当时俱乐部的说法是程鹏辉因病主动走人,但事实是,当时程鹏辉在俱乐部会议上表示如果不提早做好各项工作,辽足下半年很可能会降级。但这话被大股东得知,认为程鹏辉对保级没有信心,于是程鹏辉就此被拿下。

  就在程鹏辉被拿下之前,他还在策划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挽救辽足计划。当时正值赛季中期二次转会,程鹏辉计划将上海申花的肖战波短期租借,因为肖战波当时正被上海队封杀,而且他也在沈阳照顾生病的母亲。程鹏辉当时已经找到了正在沈阳家中的肖战波,并有计划将他与张玉宁打包引回辽宁。如果这一计划可以实现,辽足后卫线的缺人隐患可以马上解决,下半年空出来的一个外援名额完全可以用到前锋线上。最重要的是肖战波完全可以成为辽足的精神领袖,这对一支保级球队是无比关键的,看看下半年他在申花队的表现,辽足只有懊悔。而张玉宁的作用如何?看看宋黎辉就知道了,以张玉宁的实力,起到的作用绝对不会比宋黎辉差。但一切随着程鹏辉的离去不了了之,直到今天张玉宁的转会也没有完成,辽足失去了一个自救的最佳良机。

  队员之间也不是一团和气。下半年就连辽足的教练组都承认球队的新、老球员之间想法不一致,有一部分年轻球员甚至认为降级也不错,至少自己可以有机会打上主力。辽足的多场比赛结束之后,年轻球员认为老队员水平下降,老队员则说年轻球员经验不足。最后保级的深圳队全年多次祭出下放队员的法宝,陈永强、高健这样的老球员,向君这样的新球员都曾受到过这样的处罚。而辽足全年看似一团和气,但最后却毫无战斗力可言。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对于明年,如果辽足想要冲超,避免内斗是第一个必修课程。(赵震)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中超联赛第29轮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辽足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