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联赛进入关键时期,在事关夺冠或者保级的敏感比赛中,中国足协聘请外籍裁判进行执法,为的就是避免出现争议性判罚,确保中超联赛的公平和公正——不过,好的出发点并不代表好的结果,至少在上海申花俱乐部看来,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没少吃外籍裁判的“亏”。
从联赛第24轮起,除了第28轮主场迎战长春亚泰的那场比赛,由“金哨”孙葆洁出任主裁判外,申花队参加的其余几场比赛中,都是由外籍裁判进行执法的。“这其中有韩国裁判,有西亚裁判,还有来自东南亚的裁判。先不说这些外籍裁判执法水平的高低,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地的联赛发展水平也不一致,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以及对比赛的理解肯定也不一样,这就使得我们队员必须在每场比赛中重新适应裁判员的风格和尺度,因为很有可能同样一个动作,在这个裁判看来是正常的,而到了另外一个裁判那里,说不定就给你一张黄牌,这种情况下,说对球员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能吗?”
除此之外,或许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中国足协在聘请外籍裁判的时候,通常只聘请一名主裁判,而两名助理裁判以及第四官员,通常还是由国内裁判担任,这也是让包括申花在内的一些俱乐部所不满意的。“越位不越位,犯规不犯规,很多时候主裁判也要听助理裁判的,光请一个主裁判,谁能保证其他环节上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