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右)面对心理学博士似乎有滔滔不绝的话要说周国强
耀眼的阳光洒进来,带来阵阵暖意。房间里两个人的谈话,也正进行得热烈。这边坐着朱骏,那边坐着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博士周成林教授。“心理学”这个话题,显然引起了朱骏的兴趣。
感触1心理比技术更重要
与其说是一次“心理调查”,不如说是一次“探讨”。朱骏笑呵呵地说:“我以前特意学过两年的心理学函授,当时还很感兴趣。可惜太难了,只读了9个月就没再读下去,算是入门级的,懂一点皮毛。”
周教授认为,体育竞技跟心理学的关系非常大。“技能、水平的高低是一回事,能不能把你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是另一回事。在这个运用过程中,心理作用很关键。”朱骏对此深有同感:“我自己发现一个规律,世界杯也好,欧锦赛也好,最后能夺冠的球队,往往一开始踢得并不是很好。为什么?就是因为心理素质过得硬,发挥很稳定。”
一支球队的常胜之道,关键在心理,这是朱骏悟出来的道理。他甚至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技术的提高、整体战术的提高可以在一两年内完成,但心理的提高恐怕就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你看中国队有过多少次‘黑色三分钟’?就拿今年争冠来说,申花和鲁能两支球队都有过三起三落。”
感触2境界比成绩更重要
“一个优秀的团队,运动员一定要有一种精神。如果一名球员在射门时脑子里就想着进一个就可以得到十万二十万,那他肯定进不了。”周教授说出这样一番话后,两人谈话的主题变成了对“精神”的讨论。
“球队的管理实际上可以分为精神和利益两个部分,我觉得精神才是主纲。如果一种精神有了,利益自然就来了。”朱骏坦言:“我曾经思考过,中国足球跟欧洲、南美那些足球强国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可能就差在境界。你没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出不了成绩。不单是体育,不单是足球,人生也是如此。想通这一点,对事业很有帮助。”
周教授点头道:“对。所以希望申花能让球迷们看到球队独有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朱骏则回应:“好,慢慢来培养。等明年我们踢亚冠了,比赛更难打的时候,要专门请您过来,多给队员上上课。”
【诊断报告】
与朱骏四十分钟的谈话过后,周教授对朱骏目前的心理状态总结出了两点:一,在处理对他个人非常重要的大事前,有一些紧张,但这种紧张是可以控制的;二、信心十足。他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心理的判断和研究比一般人要强不少。
【专家建议】
周教授认为,一个团队中带头人是否优秀,不仅要看他自己在处理问题时心理素质是否过硬,而且往往还能影响到整个团队,在竞技运动中尤其如此。“希望朱骏能以他为标杆,扩大对整个球队的影响,打造一支心理稳定的申花。”
【明日预告】
相继结束了与中医、心理学家的对话之后,朱骏明天将与沪上一位知名探险家面对面。两人的血液中是否都流淌着许多冒险的因子?他们又会有哪些共同的话题?敬请期待。本报记者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