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余东风下课"有如世界末日 "雄起"乃四川文化之大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11:30  足球-劲体育

  特约记者鲍良报道 在中国球场的看台上,标语和口号在某些时候界限不清。球迷喜闻乐见的语言,在书面和口头上都被频繁使用。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英语中的slogan(标语,口号)愿意即是苏格兰和爱尔兰土著在战场上冲锋时为了激励士气的呐喊。而巴蜀球迷在这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下课”与“雄起”。有网友甚至这样形容“雄起”:这是中国足球赛场标语的鼻祖!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这两个词是职业联赛以来生命力最强的口号或标语,影响力不但遍及西南,甚至为全国球迷所真心接受。

  “下课”原意无需解释,四川人认为,如果说某教练执教某球队或者某个运动队是在给运动员上课的话,那么如果这个教练被解职,就叫做“下课”了。在1995年之前,这个词的影响力在球场上并不大,因为仅有少部分球迷向客队主教练零星地叫嚷。“下课”在中国足球圈内登堂入室,第一次是口头上的,然后才频繁出现在各类赛场的书面标语中。1995年,四川全兴队遭遇了降级危机,此前一年球队刚刚在甲A中掀起了“黄色旋风”,球迷对球队如此低迷非常气愤。

  主场输给申花之后,“余东风,下课”第一次出现在成体上空———这是“下课”的由来———四川球迷和重庆球迷争执有关“下课”的版权(对“雄起”同样如此),不管怎样,当年在成体看球的,确实有不少是来自重庆的拥趸。当“下课”的浪潮从成都席卷而起,这个词很快在全国赛场上蔓延开来。两周后,率国家队在北京比赛的戚务生给余东风打来了电话,“东风,你的‘下课’已经影响到我了。”原来,在国家队的比赛结束前,北京球迷也向戚务生打出了“下课”。

  遭受到“下课”突袭的当天,余东风事后用“世界末日”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余东风后来回忆说,“许勇(时任《成都晚报》记者,后全兴俱乐部总经理)和钟洋(时任成都电视台记者)搀着我去的发布会,当时我头脑中一片空白,腿如灌铅。当你倾其所有而不被理解的事后,那种痛是不可言喻的。发布会上我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当天晚上和朋友借酒浇愁的余东风,一度动了放弃的年头。一个“下课”让四川足球当时的少帅几乎彻底退出足球,但坚持最终让他成为了四川足球的标志性人物。

  “这段波折成了我的一种财富。后来只要有球迷喊我下课,或者挂出下课的标语,我的队员们就铆足了劲往对方门前带球、射门,有一次我甚至开玩笑说,我希望他们早点喊我下课。”1996年,四川队发行了一套球队纪念卡,余东风在其个人的卡片“最喜欢的格言”一栏揶揄说,他最喜欢的便是“余东风下课”。

  要迅速融入四川,首先要学会用四川话说“雄起”,起码在娱乐界,已来过四川或将要来四川的明星(周杰伦、谭咏麟、张信哲等),都选择了这种方式。这句在四川盆地流传盛广的一句俚语,具体含义是什么争论甚多,和生殖器扯到一起的说法一度占了上风,其实“雄起”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加油,只不过在四川话里,“加油”两个字平声,成都人说“母兮兮”的。“雄起”则不然,四川话包括重庆话在吐出这两个字时,都是掷地有声的去声,铿锵有力。从1994年开始,“雄起”就为足球专用了。因为与生殖问题扯上了关系,有人曾经认为“雄起”不雅,未料引来了川中文坛泰斗流沙河的不满,其人曰:“雄起乃大雅,对应是雌伏。”

  四川球迷开玩笑说,如果要将“雄起”的助威旗帜全面铺开,面积差不多和成都一样大。此言并不谬,在四川全兴队全盛时期,几乎人人都有一面“雄起”之旗。2005年四川冠城队将主场迁移到龙泉体育场,两面覆盖了底线后看台几乎全部作为的“雄起”标语,堪称全国之冠。顺便说一句,“雄起”现已被登记注册成了商标。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中超联赛第25轮专题  中超积分榜

更多关于 成都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