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冰述评
从武汉方面反馈的信息显示,李玮峰的转会费为300万元人民币,而申花俱乐部则坚持,转会费少于500万,免谈。尽管到昨天晚上为止,双方并没有签署最终的转会确认合同,但是从武汉光谷俱乐部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来看,李玮峰去武汉只是迟早的事,双方至少在大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那么中间这200万元的差价,到底又是由谁来买单呢?
按照申花方面的说法,李玮峰转会的这份合同的“标的”就是500万元,一分钱都不能少,而光谷俱乐部的报价却只有300万元。按照国内足球圈的惯例,光谷方面报出的300万元,并不一定就是实价,申花方面未必坚持非500万不卖,光谷方面也未必是多于300万不买,最终的成交价格,很有可能在这两个数字的中间、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位上面。
圈内人士分析,武汉方面之所以在10日表示放弃引进李玮峰,为的就是给申花俱乐部和李玮峰本人施加压力,因为现在除了他们外,没有其他买家对引进李玮峰表示过兴趣,而申花显然也希望通过出售李玮峰来获利,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如果最终没能成交,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在想要踢球的前提下,李玮峰不得不打破自己的底线,通过放弃上半年收入以及转会分成的方式,填补两家俱乐部在转会费问题上的“鸿沟”,以换取自己转会到武汉继续自己足球生涯的权利。
尽管上半赛季只代表申花队出场过两次,但李玮峰半个赛季的收入,还是应该在100万元以上,再加上转会分成,应该不会少于150万,这也就意味着,尽管从表面上看,申花俱乐部没能拿到500万元的转会费,但总体算下来,李玮峰转会带来的收益,应该不会比500万元少太多;而光谷方面虽然会在个人待遇方面给予李玮峰一定程度的补偿,但整体支出并没有超过预算。而如果上述这些分析成立的话,申花依然是本次转会中的最大受益者,而李玮峰充当的,则是那个事实上为自己转会“买单”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