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揭中国足球复杂利益链条 根基已塌足协到底做了啥(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14:53 体坛周报
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也都能适应各自的国情。很少有像中国这样,教育局和体育局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自主地各自培养自己的后备人才。教育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让青少年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常规教育;而体育系统则是为国家培养体育高精尖人才。但在市场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的今天,国家已经不再需要单纯的体育人才,所以把体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纳入到教育系统中,真正实现“体教结合”,才是未来中国足球甚至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老帅金志扬在大学里创造的“北理工模式”是一种创举,但目前还属于个别现象。而且要把这种模式的年龄段降低到初中甚至小学,才能真正带动足球基础人才的培养,但这个系统工程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 “高门槛高投入”与“低质量低回报” 在足校盛行的时代,一个孩子家长每年要承担的培训费用一般在3万元左右(2万学费,1万生活费)。假如一个孩子从10岁开始踢球,到18岁进入一队,并且开始挣钱有职业收入,那也至少需要25万左右的基本投入。这和社会上其他培训行业的学费门槛相比,也许不高,但相比于普通接受教育的孩子,这个门槛就有些高不可攀。 更严重的问题是,孩子从10岁学球到18岁成年,被淘汰的几率在90%以上,真正能进入职业足坛挣钱扬名的孩子凤毛麟角。当孩子的家长意识到这个“投资风险”时,稍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会退缩。 职业联赛最初几年球市红火,球员被尊为“城市英雄”,名利双收,特别是高额收入刺激了很多家长投资的热情。这种家长望子成龙的逐利性,从古至今都很盛行,但足球学校的泛滥和高门槛,很快让足球这个行业在青少年时代变成了一项“富人运动”。一些有钱的家长为了孩子踢球一掷千金,而自己却过着拮据的生活。 送宝贝女儿张倩文在中国足校练球的张先生,女儿五年学球总的花销是20万,其中有5万是入学时学校要求交纳的“建校费”。而他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干部,为了孩子踢球最终下海经商。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女儿在成材后的择业现在成了大问题,如果踢足球,女足队员平均收入是1500元,如果去干别的,孩子又没有其他特长。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平均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和其他生活费,孩子上大学一年的花费在10000元左右。如果单从教育的家庭成本角度考量,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是9422元和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四年制的大学本科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而“足球学生”每年的费用是大学生的两至三倍,在校时间一般为5至7年。以平均在校时间6年计,供养一个中专毕业的足校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10.5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34年的纯收入。 而日本,一个家庭月收入平均在38万日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2.5万元;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家庭月收入在2500欧元左右,也相当于人民币2.5万元。日本孩子在足球俱乐部接受培训和专业指导,每个月缴纳给俱乐部的花费是5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30元,而且俱乐部还在每次训练后给孩子免费配送一瓶牛奶;欧洲孩子到俱乐部培训足球的费用也很低廉,以意大利为例,业余足球俱乐部一般有政府经费支持,这属于社会福利的性质,政府支持孩子多去“参与体验”而不是接受“培训”。他们大约每年花费140欧元左右的培训费(这是意大利的标准,国与国之间很多差异),就可以得到相当正规的足球启蒙教育和基础训练,而且同时能得到相当于同价值的正规装备一套。 用这些数据对照中国的家庭,就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孩子踢足球成本高,代价大,投资时间长,投入与产出比例极不协调。一句话,在中国让孩子学足球是要冒巨大风险的。 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以及非洲、欧洲职业球员的组成和比例来看,成长在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踢球成材的几率,远远高于中产和高产阶级。中国不缺少先天的青少年资源,但低收入家庭孩子却很难接受正规的足球教育和培训。目前很多混迹于各俱乐部梯队的后备球员中,一直存在着关系户,他们的踢球天赋不高,只能算是“准职业球员”,因为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才得以在俱乐部生存。而大批刻苦努力又具备相当资质和天赋的足球人才,却早早就被阻挡在高门槛之外。 足球学校,必然的失败模式 地处秦皇岛的中国足球学校,成立于1994年5月8日,和训练基地是一个实体,原则上归总局和足管中心(足协)双重领导,王俊生时代足协每年提供经费支持(4年500万元)。1992年,当时的国家体委为了落实邓小平同志“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决定利用秦皇岛训练基地兴办一所兼文化学习和训练、具有中等专业教育水平的足球学校。目前,该校已经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办足球学院,合格毕业生可以拿到北京体育大学的学士文凭。 创建中国足校的另一个时代背景是,中国足球队屡战屡败(国家队当时刚刚经历伊尔比德惨败无缘世界杯,国奥则兵败吉隆坡),舆论认为中国球员文化水平低,理解力不够。而中国足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足球运动员,当时,以国家体委副主任身份兼任中国足协主席的袁伟民明确指示,“中国足球学校要办成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基地,要成为足球训练、竞赛、管理人才的培训中心,要成为足球理论、科研和学术交流的中心。中国足球学校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 从时间的推移和实际效果来看,中国足球学校并没有完成当初制定的一系列目标,“出路难寻”和成才率低,成为制约其良性发展的瓶颈。实际上,一所足球学校能给中国足球作的贡献并不会太大。已经成为职业联赛精英的郜林、黄博文、王珂等人,是中国足校的顶尖产品,但更多来此培训的青少年并没有好的归宿。 退一步说,秦皇岛中国足校的例子其实并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为该校挂靠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局,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其他许多地方体育局和足协办的足校,以及一些纯民营性质的足校,完全没有这些优惠。秦皇岛中国足校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据说2008年的招生全国只有二十几个孩子前来选拔。其他地方的足校,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与足校并行的是各中超中甲俱乐部的梯队,它们很多时候也是各自省市的青年队。当年阎世铎为中超制定的准入门槛中,就有梯队一说。目前,中国俱乐部一般在14岁左右组建梯队,参加中国足协组织的U15联赛,这是中国足协的硬性指标。 但是,在俱乐部看来,这却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赔本生意”: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梯队,正常情况下要花费100万左右,而一支梯队每年的基本运作费用,则需要200万,到他们19岁左右梯队解散,俱乐部需要花费800万左右的总投入。而从现实的成材率来看,一支梯队到U19二线队,能够给俱乐部一线队提供的合格球员不超过5%,也就是2至3名球员能够基本合格,其他球员必须要被遣散或者作其他安置。这些被淘汰的球员不仅是价格低廉,还不具备足球之外的其他技艺,既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还让俱乐部赔了一笔。 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实惠考虑,培养后备球员,当下最合算的做法依然是直接购买。在中国足坛20岁以下的球员中,除了极个别极富天赋和才华的好苗子,大多数也就是10万元以内,购买10个也才100万,这样的方式当然最让俱乐部喜欢。北京国安俱乐部在青训环节一直被人诟病,由于种种原因,北京籍孩子踢球人数越来越少,俱乐部虽然组建了U级梯队,但每支30人左右的球队,北京籍孩子都没有超过5人。目前活跃在一线队的黄博文、闫相闯等年轻球员,都不是北京人。已经有人预测,一旦一线队的“国安四少”某一天退役,北京国安的主力阵容中,也许将没有一个北京球员。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