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丁磊持刀抢劫凸显足坛黑洞 是谁在毁中国足球基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12:22  半岛晨报

  日前,两则关于足球运动员的新闻引起外界极大关注。首先是金德梯队一名18岁球员光天化日连续抢劫的哥被擒获,然后是一名前职业球员对青少年时代的球员生涯的血泪控诉。昨天,中国足协高层以及部分中国足坛名宿纷纷对此表示关注,“在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上,各俱乐部必须引以为戒!”一位足协高层愤怒的背后,是长久以来困扰青少年球员的教育、成才等一系列问题黑洞,这些问题将继续警示贴着“功利足球”标签的中国足球。

  持刀抢劫的哥 是谁让他们走向犯罪

  这是金德俱乐部第二次曝出梯队球员涉嫌犯罪的丑闻。4月23日,沈阳警方逮捕了一名连续三次在白天抢劫的哥的年轻人。经过证实,他是金德梯队的球员,名字叫丁磊。在屡次触犯队规的情况下,丁磊刚刚被金德俱乐部开除,他不敢回家见自己的父母,便在外面开始抢劫的哥。年仅18岁的丁磊三次分别抢走380元、350元和600元,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通过此事,很容易让人想起2001年4名沈阳金德二队队员引发的那起轰动全国的“金德命案”。4名年纪均在20岁左右的金德球员晚上私自从训练基地外出,并于凌晨在街头喝酒滋事,将一烧烤摊主的弟弟张某打成重伤,后其不治身亡。4人先后落网,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除此之外,在安徽、陕西、上海等地,也都出现过青少年球员犯罪的记录。这些事件里,都与俱乐部有直接关系——疏于管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等问题已经是困扰中国足球多年的瓶颈。最要命的是,没人来监督俱乐部在这些方面的做法。

  要踢球先花钱 是谁将他们拖进骗局

  同时,还有更多的青少年球员被一步步拖进了骗局,让青少年足球培养领域越来越“黑”。

  2005年发生的两件事最具有代表性。辽宁队队员刁彬在进一线队时,俱乐部收取了他10万元的“赞助费”,并承诺可以让他打比赛。然而交了钱之后,刁彬却连替补名单都很难进入,微薄的工资难以抵债,于是他向俱乐部索要10万“赞助费”,却遭到了拒绝。

  另外一件事更为轰动,某俱乐部梯队教练收取青少年球员的钱,视钱多钱少来决定是否将这些孩子推荐到更高级别的梯队中。一名家长在花掉了几十万之后依旧没有实现孩子进一队的愿望,于是找媒体曝光此事。可怕的是,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

  据一名知情人透露,在

辽足俱乐部里,一线队以及二线队中交了钱进来的球员很多,“而且这种先交钱后进队也是大多数俱乐部的‘行规’,没有钱就很难出头。这样的做法扼杀了很多有才无钱的球员。”

  另外,2003年大连年轻球员唐某等几名中国球员到新加坡新麒队踢球,结果却证明这是一个骗局。最终唐某等几名很有才华的球员被俱乐部开除就此失业,唐某回到大连后,几乎连手机费都没有钱交了。骗局太多,足球的水太深,这个说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球员家长所认同。

  忽视梯队建设 是谁在毁掉足球基础

  昨天,中国足协一位高层就金德球员抢劫一事,要求各俱乐部必须引以为戒,重视青少年球员的思想品德教育。然而这种口头教育方式,根本不是解决困扰青少年球员培养诸多问题的有效办法。

  记者昨晚就青少年球员培养的问题采访了一位足坛名宿。他告诉记者,从职业联赛开始,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就喊起来了,但是直到现在,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依旧是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问题,“足协和俱乐部都盯着成绩,谁来管梯队建设?我敢说,在中国的俱乐部梯队建设中,没有几家俱乐部没有黑幕!”

  “为什么我们的足球负面新闻这么多?首先我们要责备球员们自律性不强,他们是负面新闻的制造者;同时,我们更要问责那些管理者,他们更要负责,负管理不善的责任!”几乎搞了一辈子足球的老人,谈到青少年球员犯罪的情况时有些愤怒,“我们都说,先做人后踢球。可是真正教育起来,这么做的有几个呢?”

  启示录

  2001年,时任中国足协掌门人的阎世铎用“杀无赦,斩立决”的勇气,对510名超龄青少年球员进行了禁赛处罚。阎世铎掀起的,其实只是青少年球员培养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接下来还有更遗憾的——— 他掀起了这冰山一角,嗅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后,又松开手让这一角轰然落地,将一切继续掩盖。

  就像医治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阎世铎只是挥刀砍下了一块被感染的肌肉,却没有阻止

病毒继续无情地侵入肌体。最要命的是,这是一种“传染病”,到了最后就成为被一些人传诵的“行规”。这怪不得阎世铎,既然认定他这个足球的外行不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对他的期望就不要太高。

  十几年来,大家的日子一直就这么过,谁跳出来,谁反倒像一个“病人”,甚至遭到无情砍杀。

  可是我们从2001年开始,逐渐发现了情况越来越不妙——— 七年来,每年都有关于青少年球员的负面新闻出来,这里有杀人、抢劫这样的罪大恶极之人,也有自律不强遭人砍杀之人;还有那些可怜的人,他们散尽家财,却无法为孩子谋得一个继续踢球的机会。

  其实还有更可怜的——— 那些舍弃了学业投身于足球行业当中的孩子们,无法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甚至是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基本上只有几千分之一的成材机会,而在被证明他们无法在踢球上成材之后,随之而来的结果更可怕:他们进入社会时才发现,自己几乎什么都干不了。于是,有些孩子就成了不安定因素,成为一枚“定时炸弹”。

  在这个圈子里,善良的人们习惯于接受“既成事实”的东西,他们很少反抗,这一方面因为他们太弱势,另外一方面他们总是对未来抱着太高的希望。在足球圈内,希望有时仅停留在口头上,好像你头上吊着的一块肉,散发着香味,但你永远够不着。原本应该属于你的东西,却未必真正属于你——— 这是非常搞笑的足球哲学理论。

  要承认我们的足球一直在发展。可是危机谁看到了呢?全国还有多少孩子愿意选择去踢球?负面的东西就像这个行业的毒药,而“潜规则”就是毒药的催化剂。投身其中,一不小心就要毒发身亡。

  该得到的启示足够多了,到了有关部门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可是,他们做了什么呢?

  首席记者迟凤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