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铁杆球迷22年风雨痴心不改 彻夜畅饮只为王者回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15:19 华商网-华商晨报
铁杆球迷22年风雨痴心不改彻夜畅饮只为王者回归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日出唤醒清晨

  大地光彩重生

  让和风拂出的影像

  谱成生命的乐章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

  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

  ———群星·《明天会更好》

  徐伟业,是众多铁杆辽足球迷中普通的一员,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但球迷老徐回忆起与辽足的点点滴滴,仍然掩饰不住对激情往事的无限眷恋,“那么多年过去了,一切似乎就在眼前。”

  22年了,辽宁队给过老徐希望,也曾让老徐失望。但他一直期待着辽足能再一次绽放,再一次在别人轻视的目光中制造奇迹,“从头展现当年的豪气”!

  花生和毛豆 脸盆盛啤酒

  老徐看球是从14岁开始的,不过真正接触辽足却是在他18岁的时候,那一年是1984年,正赶上辽足夺得足协杯冠军。从那开始,老徐就深深喜欢上辽足,这一恋就是20多年。

  “那时电视不普及,我们也没有钱看客场比赛。百十来号球迷在太原街邮局门前每人几分钱几角钱凑在一起打长途电话询问结果,而在主场比赛时,我是场场必到。”

  据老徐回忆,在辽足“十连冠”期间,他能到现场的比赛都去了,只有1993年因为小孩刚刚出生,没能亲眼看到辽足夺冠的场景。

  在老徐记忆里,当时的辽足球员不仅球踢得好,而且个个为人豪爽,“那时候球员赚得也不多,一个月也就600多元,但每次吃饭都是他们请客。我们一争,球员就拦过去,说他们每天出场训练赞助商还给12元钱呢。空闲的时候,球员也会在我们球迷家喝点酒,因为不富裕,当时我们喝的啤酒都用白脸盆打来的,菜也就是花生米、毛豆啥的。到了兴起处,我们就大声喊着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春风吹,战鼓擂;辽宁队,爱谁谁。’”

  疯狂的铝箔纸花 夹杂着激情腾空

  1990年4月29日,那是一个令老徐终生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辽足击败日本

尼桑队,获得亚俱杯冠军。赛后,作为球迷旗手的老徐举着大旗绕着体育场跑了9圈。“知道吗,能坐6万人的五里河体育场那天来了多少人?”谈起那场荡气回肠的比赛,老徐脸上绽放起幸福的笑容,在设置一个悬念后,他自豪地伸出手指,比画了一个“八”字,“8万多人呢,大伙整场比赛都拥挤在一起,兴奋地尖叫着,许多人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铝箔纸尽情地向空中抛去,混上连成串的红色卫生纸,那场面相当壮观!”

  “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吗?”老徐说着说着又扔出了一个悬念,在记者摇头后,他爽朗大笑,“抛出的铝箔纸花太多了,比赛转播的线路都被弄断了,电视转播到一半就没了信号!当时球迷多疯狂啊,如今这种壮观的场面想都不敢想!”

  打火机的火光映着“约定”的泪光

  经历了十连冠和夺取亚俱杯冠军的辉煌终没能阻止辽足走向低迷。1995年11月12日,还是在五里河体育场,辽足降级。

  “关于辽足降组之夜,已经不用任何的煽情了,忘不了泪流满面的于明、姜峰,也忘不了看台上打火机燃起的点点火光,更忘不了赵传的那首《你我的约定》。”

  谈到此处,老徐的兴奋劲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一夜,我站在看台上,点坏了三个打火机。回想起来,那一夜不是一场真实的比赛,而是青春的散场。傅玉斌、马林、孙伟、柳忠长这些名字如今只能尘封在记忆当中……”

  辽足降组后,痛苦的老徐找了几个哥们儿大喝了一场,席间,他忽然起誓,“辽足不回甲A,我就不看球赛了!”老徐没有食言,在随后的三个赛季里,尽管时刻关注辽足的消息,但他始终没有踏进球场一步,直到1998年输入李铁、肇俊哲、张玉宁等新鲜血液的“辽小虎”重新杀回甲A。

  北京一夜 默默承受的心痛

  重回甲A,然而辽足并没有重新崛起。经历了1999年短暂的联赛亚军之喜后,“辽小虎”继续低迷前行,因为经济拮据,辽足股权也被转来转去,“2002年是辽足降组后我最悲伤的一年。因为辽足离开沈阳,把主场定在了北京。不过我没有放弃辽宁队,因为相信他们有一天会回来的。比赛我看电视直播;他们五月中旬回来过;7月28日回五里河客战沈阳;9月末在炮校训练;11月3日的足协杯决赛首回合……只要有在沈阳可以看到辽宁队的机会,我都没有错过。”

  为了看到难以割舍的辽足,老徐还曾和朋友去北京观看了辽京之战,这场比赛中,他和朋友吼破嗓子为辽足加油助威,正因此也得罪了一些北京球迷。赛后,他和朋友被一些不理智的北京球迷截住,在冲突中,老徐受了轻伤,而他的李姓球迷朋友伤势更为严重,“这都是因为对辽足难以割舍的爱呀,有些时候我们必须默默承受,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就是希望辽足能再次强大起来!”

  有心就有梦想 辽足一定辉煌

  随后几个赛季,辽足负面新闻接踵而来,这令老徐很不是滋味,他期待着辽足的重新崛起,他始终认为,辽足缺的只是钱,一旦资金到位,辽足还会是中国足球的领军者。

  如今辽足股权回归,加之有新的资金注入,迎来了复兴的最好契机,老徐说:“毫不谦虚地说,辽宁队的球员在国内绝对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体能好,速度快,技术扎实而且不缺乏灵性。辽足最近几年每年都有球员挂牌转会,而且每年辽宁球员的“再就业率”一直是100%。从来没有失业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国内各支球队对辽宁球员的认可。真希望在辽足股权回归后,有一个强大的辽宁企业接纳辽宁队,重新树立辽足品牌。”

  在结束采访时,老徐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真正的球迷,足球永远是他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抛弃自己的球队,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球队。只要用心就有梦想,辽足一定会重塑辉煌!”本报记者 于志凯 陶冶

  回归夜大家彻夜畅饮

  孙长龙这个名字在辽沈球迷圈里绝对是相当有分量的,这个相当瘦小的男子是所有专业级辽沈球迷中的一个名人。

  孙长龙是沈阳市球迷协会的会长,沈阳市民政局批准的“官方”球迷。在他看来这辈子做的最大的事就是耗资280万左右塑造了著名的五里河雕像,那个2001年十强赛后曾让米卢流连忘返的“V”字形雕像。

  当谈起对于辽足重新回归辽宁的事情,孙长龙体现出一名资深球迷的缜密,“辽足回归辽宁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自己的球队能够重新回来,对于球迷来说是最高兴的事情,不过由于过去几年辽足也出现过类似回归的事情,但是后来被证明只是一种炒作,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我听说这次辽足股份的收购已经被省体育局公开证实了,作为球迷我们愿意相信这次是真的回来了。”

  对于辽足回归之后的展望,孙长龙表示:“辽足过去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难得这批队员中有肇俊哲这样的好榜样,最终还是挺了下来,如今又有了这么好的起点,希望辽足能够好好抓住这次机会,争取焕发一个全新的形象,重现当初辽宁足球十连冠的辉煌!”

  沈阳真心球迷协会的会长程利斌是辽宁足球创造辉煌的见证人。他告诉记者,他是看着辽宁队长大的,从旧体制下的“十连冠”再到职业化以来的联赛亚军、超霸杯冠军,辽宁队以优异成绩和表现树立了辽宁体育的形象。在辽宁队成绩不好的时候,球迷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

  当他得知辽足回归后,激动地表示:“我们心中的激动真是难以表达,说实话,前段时间当知道辽足终于彻底回归之后,我和我的球迷朋友们特地聚在一起,大家彻夜喝酒庆祝,场面相当感人,大家都在诉说着辽足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和不容易,接下来我们希望辽足能够用更多的胜利带给我们更多的欢乐,此外我们还希望辽足能够回到沈阳来,因为这里才是他们的根!”本报记者 周松

  吕锋

  凭着底蕴,辽足会好起来

  由于在2004年辽足股权体制还不完善,大股东是外乡人,吕锋代表省体院一方,协调问题时只能解决皮毛,“现在辽足的关系比较清晰了,根本上改变了以前不明朗的局面,这是最重要的。不过,足球工作不会有一用就好的灵丹妙药,辽足有些基础工作还要做,比如协调球迷与俱乐部的关系,协调足球市场内部关系……我相信,随着辽足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市场环境和足球大环境提升,凭着辽足的底蕴,肯定会好起来的。”

  王洪礼

  队员不散,我们还是强队

  风风雨雨十几年,老帅王洪礼是辽足十连冠的见证者。对旧辽足的病根看得很清楚:“以前辽足为什么好不起来,缺的是资金和球队建设,这是俱乐部稳定发展的两大硬件。整天搞什么效应,非得炒成像

超级女声那样,一时火了,但能给辽足解决啥问题啊?”

  现在彻底回归了,从辽足中已经淡出的王洪礼对辽足的前景比较看好:“我们相信程鹏辉总经理的能力,有他在,冠名、广告,这些赞助都会出现,要是张曙光在这里,这些赞助肯定拉不来!我觉得外界的期望值不算高,只要这些队员不散,再配备几个外援,辽足俱乐部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辽足还是一支强队。”

  徐亮

  现在球员心里非常温暖

  在辽足中新生代的球员里,徐亮应该是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了。辽足5年来的坎坷经历也让他感触颇深:“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辽足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程总在2002年就担任辽足俱乐部总经理,我非常熟悉。程总总是以教练和球员为中心,时刻想着我们的利益。而且,他懂得经营,知道足球没有钱是搞不了的。”对于新旧辽足的反差,徐亮也颇有见解地认为,“其实感觉反差最大的并不是吃不吃海参,现在,球员应得的利益能够及时地得到了保障,这让球员心里非常温暖,新辽足以新形象示人,我们也会与俱乐部一起为打造好新辽足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