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探访国际昔日金桥基地 人去楼空昨日宫殿今成废墟(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14:44 东方体育日报
探访国际昔日金桥基地人去楼空昨日宫殿今成废墟(图)

富丽堂皇的宫殿式主楼被荒草掩盖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探访国际昔日金桥基地人去楼空昨日宫殿今成废墟(图)

成耀东的房间里还残留着“2004年上海国际队日历”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一】

  坐地铁二号线,到浦东科技馆站。出站后叫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唐陆公路上的国际队足球基地。当计价器跳到28元左右时,就到了上海国际队足球训练基地。

  这样的旅程,很多人,经历了很多次——在2003年至2006年春节前的1000多个日子
里。第一年里,俱乐部和球队的工作人员、没有私家车的球员,还有记者、球迷,经常在一起讨论,选择哪条路线最便捷、最省钱。很快,上述路线便成了大家的第一选择。

  半年多过去了,这条路线依然印刻在脑海里。但今天,当脚步重新踏上这段旅程时,却感到了几许陌生。坐上

出租车,竟不由得担心起来:司机还知道在唐陆路上的那个足球基地吗?说了半天目的地的路名,听得司机云里雾里,最后还是不得不提起了“足球基地”四个字。很惊喜,司机没有忘!“你说的是以前那个国际队的基地啊?你早说啊!”

  半年多后,重回金桥基地。这是一次心情无法不沉重的旅程。

  【二】

  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当车子驶进狭窄且略显破旧的唐陆公路时,竟连续看到好几个身穿国际队队服的小孩。这条道路,注定残留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印记。记忆的碎片很快被拾起:听见了江津保时捷跑车的发动机强烈轰鸣的声音,呼啸而过,申思的奔驰、祁宏的福特被抛到身后;郑涛、曹欢这些小队员,悄悄地溜进了路边的兰州拉面馆。当大哥们在市区内享受着豪华排场时,月薪只有万元的他们,在这些寒酸简陋的面馆里也可以找到“款”了的感觉……熟悉的道路不断跃入视线,思绪不可能不跳回到过去。可此时,却容不得你的大脑肆意地停留在记忆中,你必须尽快调整好呼吸,面对即将到来的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两分钟后,金桥基地高高的外墙映入眼帘,用绳网做成的围墙上,依然挂着耐克硕大的一个个“勾”。以前,每次带客人到基地时,一看到围墙和这些“勾”,王国林就会在车内洋洋得意起来:“看!我们的基地到了!”

  “上海国际队足球训练基地”——到了基地大门口,这排字竟还安在。还是那么整齐而有力。没有人忘得了,这几个字曾引发出一场风波。2005年就曾闹出国际队要转让的消息,那段时间,正好基地翻修大门,于是,大门上的这排字暂时就“丢”了。可是,这没逃过记者们敏锐的目光。当某一天几乎所有上海报纸都刊登了国际队基地大门上没了基地名的照片后,王国林又一次怒不可遏地喊出了他的口头禅:“哈刚!”

  基地大门的保卫室里,探出几个并不陌生的保安面孔。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强烈的疑惑。

  “你们来做什么?这里早就没人了。”

  “算是采访吧,回来看看这里怎样了。”

  “唉!人全走了,东西全没了,楼都空了。惨啊!……”

  【三】

  幸好!那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宫殿式主楼还在,一旁同样高大的豪华室内足球馆还在。甚至,在主楼前的停车场,都还保持着原貌。现在,再也不见了一辆辆豪华轿车挤堆的奢华。而几年来一直驻留在这里的那辆兰色的“沪A3888”豪华大巴,也在年初跋山涉水,远走他乡到了西安。连大巴的“脸面”都不能幸免,被重新漆刷,“国际”变成了拗口而陌生的“浐灞”。

  三个月前,当国际队返回上海和联城打比赛时,成耀东感慨道:“我听说,金桥基地里的草,已经有半人高了……”于是,在主楼后四片标准足球场的现貌,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沿着主楼和室内足球馆之间的过道,来到训练场。不见了那一大片绿色而整齐的草坪,也不像成耀东说的那样“草长得半人高”了。眼前的,是一片荒芜的景象。草不高,但丛生的都是杂草、野草。一个个球门都还挺立在原来的草地上,它们的身躯上多了一道道斑驳的锈迹。连球网都还挂着,风吹日晒,早已经破败不堪。

  “球队走了之后,草就只能任由它们长了。在初夏的时候,草最高长到了两尺长,就像是一大片芦苇荡!但草长到一定高度就会结籽,一结籽草就会慢慢死亡。进入夏季后,再加上病虫害,原来的草就都保不住了。现在剩下的,都是些野草、荒草,还有野蘑菇!”留守基地看管的保安组长傅龙标感慨万千,“这大片足球场原来多棒啊!现在,全废掉了,没法再用了。哎,太可惜了!”基地内的这四片标准足球场,光建造费用就花费了数百万元。球队在的时候,工人们会定期开着割草机来修剪草坪,维护费用一个月就得要几万元。如今,这里成了一片废墟。

  站在草地上回望,便是主楼的南侧,楼下是球员进入训练场的通道。如今,墙脚长满了野草。草很高,似乎要掩埋主楼的高贵气派和曾经的繁荣喧嚣。再次走进主楼。如果说,重回金桥是一段伤感之旅。那么,再次踏进这幢主楼,便是伤感中的伤感。

  底楼有总经理王国林的办公室,有媒体接待室、球迷接待室、健身房、球员餐厅、影视厅、俱乐部的陈列室、医务室……进入基地主楼的人,必定要经过位于门口右侧的王国林的办公室。玻璃门紧紧关着,里面空荡荡。球队没有走之前,王国林的办公室几乎从早到晚都敞开着。只有当签订合同,或是当老板徐泽宪来到这里时,门才偶尔关闭。这里,曾经是基地内最忙碌的一间屋子,王国林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三年前,当李明在那场经典的德比战中出现了两次重大失误后,他被请进了王国林的办公室。就着,便是争吵声。不少人后来说,透过紧关着的玻璃门,他们看到了王国林情绪异常激动的表情:“王总脾气暴躁一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从没看到他那样生气,那样激动!”那是三年前的往事了。如今,门紧关着,昏暗的房间里,什么吵骂声,什么笑语声,都一同被尘封。

  因为不再进行任何维修,主楼过道内的

天花板,多处出现了“伤痕”,甚至脱落下来。“健身房”三个字的标牌上沾满了灰尘,透过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被搬走的那些高档健身器材在地面上留下的压印。器材全是原装的意大利进口货,价值超过150万元!

  二楼是教练和队员们的宿舍区。以前,这里是禁止任何记者和球迷进入的。可如今,没有任何人会阻拦你的进入。一个个房间的外墙上,印有主人名字的标牌依旧挂着。“220 主教练”、“239 吴承瑛”、“231 李彦”……标牌旁的房间,就是主人们曾经居住的卧室。所有的房间里,只剩下固定在墙壁上的床头灯、废弃的小衣柜、落满灰尘的窗帘。成耀东享受的是套间,可现在,也只是多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

客厅。在客厅的角落,放置着一件令人辛酸的旧物:一块印着“2004年上海国际队日历”的牌子。2004年,这是一个多么特殊的年份啊!就是从这年年底开始,这支联赛的豪门贵族开始走向败落。首先是申思、祁宏、江津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球星一日之间一去不返,接着便是一浪高过一浪的转让传闻。申思、祁宏的房间是紧挨着的235和234——这是两间面朝南的房间,到了2005年,房间的主人分别换成了黄勇、王云。最郁闷的是王鹏,2005年底,新加盟国际队的他在这座现代化的基地里住了没一个月,就不得不再次收拾起行李。大都市的美好生活,成了片刻的短暂记忆。

  【四】

  2002年初,范志毅在和徐泽宪交谈时随口说了一句:“老板,要是我们有自己的足球基地就好了。”徐泽宪二话没说。几个月后,这位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中远置业集团的大老板,很轻易地掏出了5000万元,买下了位于金桥唐陆路的这片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近93亩)的地盘。又花了5000万元,把这里改造成了一座现代化的足球基地。

  2002年12月23日,中远足球队告别了源深体育宾馆,搬进了金桥基地。那一天,基地门口鞭炮声震耳欲聋。看着一辆辆名贵的轿车,看着一张张明星的脸庞,基地门外早已经挤满了围观的群众。正是从那一天前,中远足球摆脱了它的前身浦东足球的脆弱和贫困,迅速迎来辉煌,并一度赶超申花。气势恢弘的金桥基地,和申花的康桥基地遥相呼应,争芳斗艳。基地的故事,深深地烙在了上海德比的历史中。

  三年后,中远置业被跨国公司印尼三林集团收购。金桥基地被“收回”,国际将士不得不远走他乡。2006年1月3日,球队正式搬离金桥基地,只留下王国林和几个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负责打包和装运行李,以及善后和交接工作。

  球队走了,这里成了一座空关着的荒地。半年多时间里,这里只有几个保安和清洁工留守,他们的薪水由新东家支付。“球队在的时候,我们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人,现在只有剩下8个人。现在只要看看基地就行,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留守的保安组长傅龙标说。老傅已经在基地生活和工作了三个年头。

  或许因为这里曾经是一座蕴藏着巨大财富的足球基地,尽管如今已是人去楼空,但依然经常会有“慕名者”光顾。“都是些小偷。他们会弄断围墙下面的铁栏杆,从缝隙里钻进基地,或是弄断围墙高处的尼龙网,从上面爬进来。我们经常会发现围墙被损坏。”傅龙标为我们讲述着,“里面毕竟没什么东西,小偷进来后可能发现没什么好偷的,都悄悄离开了……”傅龙标和他的几个保安同事所要做的,就是每天不间断地巡逻,并修补那些被损坏的围墙。

  在金桥基地被新东家收买之前,留守的八名保安还得继续现在的工作,陪伴这座空关的基地,在美好记忆和悲凉现实的交错中生活着。“太惨了!人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傅龙标满目酸楚地凝望着宫殿般的主楼和已经荒芜的训练场地,热泪盈眶。

  国际队搬离金桥基地后,新东家三林集团就已开始公开叫卖。“春节后,来过很多人,都是来查看基地准备购买的。前前后后,至少来了十几批。因为这里曾经是足球基地,专业性太强,如果要派别的用场,还得进行大幅度的改造,最终,来客们都摇着头离开了。”接待过这些买家的傅龙标说,“其中,有一个老板要在这里建一所全日制的高中,他特地来看了好几次,很认真地丈量起了地皮,还设想好了要在足球场上修建两幢教学楼和一幢员工宿舍。可最后,他还是依依不舍地放弃了。”

  据了解,三林集团为金桥基地开出的最低价码是1亿元,这等于是当初徐泽宪购买和建造这座基地的总代价。但,基地何时能卖出去,将来又会作何使用,如今还是个未知数。

  【五】

  2005年11月5日,国际队打完了联赛的最后一场比赛。没过几天,假期中的队员们就从媒体上听说了“金桥基地被收回,国际队将搬到西安”的传言。一个月后,传言变成了事实。12月10日,也就是球队重新集中后,王国林在全队大会上沉重地宣布了西迁的消息。

  “报纸上登出了球队要离开上海、离开金桥基地的消息后,那段日子,经常有球迷赶过来看望球队。”傅龙标回忆着大半年前的往事,“有一次,来了上百名球迷。一开始俱乐部不让他们进入基地,怕他们情绪失控。但后来,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还是满足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在场边观看了球队的训练,并和他们喜爱的教练和球员合影。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天空很昏暗,不少球迷都失声哭了起来。在离开基地时,边走边回头看,哭着。那场面,真是让人揪心啊!”

  2006年1月20日,留守的王国林最后一个离开金桥基地。21日,三林正式接管基地。“20日以前,是王总(王国林)给我们发工资。到了21日,我们的工资就由三林发了。”傅龙标还记得那天王国林离开时的情景。“王总平时开车一向是比较快的。可那天走的时候,他车子开得特别慢。我相信,他舍不得走。”王国林显然是最舍不得离开的人。就在那天晚上,王国林动情地对几个朋友说:“基地内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一手建起来的。哪里放着什么东西,我都一清二楚。就这么走了,像是挖了我心头的一块肉啊!”

  半年过去了。有些人,并没有忘记这里。他们又怎么能够忘记?

  “贾春华来过两次了,一次是5月份球队回上海和联城队比赛打比赛,他来看望了基地,还回房间看了看。世界杯开打前,球队放假,他又来了一次!”半年多时间里,谁曾回到过金桥基地,傅龙标记得很清楚。“还有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乔亮、丘之胤,他们都来看过。这里什么都没有了,又能看到什么呢?还是舍不得,忘不了这里啊!除了俱乐部和球队的人外,还来过一些球迷。基地里没有人了,他们只能在门口看一看,拍张照,就走了。”

  【六】

  上述文字见报的时候,国际队——金桥基地的旧主人们正在上海。今晚,身为客队的他们将在虹口足球场与申花队比赛。德比早已成为往事,不可能复制、再现。物已非,但终究人还是。球场上同样的面孔,必然会将所有人的记忆都带回到从前。

  今夜,当虹口足球场灯光亮起、人声鼎沸的时候,寂静的金桥基地将迎来又一个孤独的夜晚。这里黑漆漆一片,只有几个留守的保安、空荡荡的房子,还有主楼前那一大片杂草丛中,飞虫的轻声呜咽。

  (本报记者 徐宏斌)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3,6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