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2005盘点:裸奔中超极度深寒 自甘堕落贻害全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13:15 南方都市报
2005盘点:裸奔中超极度深寒自甘堕落贻害全局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2005盘点:裸奔中超极度深寒自甘堕落贻害全局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图:连年内乱,深圳队再有底蕴也已被耗空,而拯救者恐怕一时难以出现

  图:灿与烂,大连夺冠当晚,一名小球童在球场内孤单伫立,漠然地观望远处庆祝的人群。彼时,夜空的烟花高高在上,灿烂无比,与之对应的却是中国足球在冷漠眼神中又一年的黯淡收场。 

  二OO五中超盘点

  总论

  裸奔中超,极度深寒

  当被视为“政客”的阎世铎别出心裁地将甲A升级为中超时,他肯定没有想到短短的一年之后中超就迎来了“裸奔时代”;当被称作“秘书派”的谢亚龙毅然决然地拍板中超“裸奔”的时候,他也肯定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这个赛季,这竟然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从3月到11月,持续了大半年的中超联赛竟然是“高潮迭起”,从张海被捕到球霸风波,从陈永强事件到中邦三停,从孙寿博被清洗到王小诗被追砍……2005年的中超联赛留给人们的记忆,除了动荡还是动荡。裸奔?算了吧,那早就已经不是什么能够吊得起人们胃口的事情了,尽管宁不卖也不贱卖是多么荒唐的思维与逻辑。

  接二连三的场外风波让中国足球充满了看点与卖点,但是球场的看台却变得越来越空荡荡。丑闻腐蚀了联赛,吓跑了球迷。中国足协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年26轮182场比赛中,观众总人数187.17万人,平均每场观众1.03万人。而上海中邦队主场迎战深圳健力宝队的谢幕演出,竟然只有500名观众到场,球场之冷清、联赛之惨淡,简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遥想职业联赛初期的火爆,很多足球人描述自己的感受时甚至只有两个字:心寒!

  人穷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怪社会。联赛人气的急速下滑,责任当然也不能完全推在中国足协身上。透过中超的“裸奔”,甚至可以由此反推西门子当初的判断是多么的准确。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外企都已经看得清楚明白的东西,为什么中国人反而吃不透、拿不准?或者说,一个连普通球迷都已经看得越来越通透的东西,为什么中国足球的从业者们反而身陷其中,剪不断,理还乱?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张海在“龙马大战”之前说的一句话:等我看透了联赛,倒确实可以玩一玩。当时在场的很多人都还不清楚他所说的“玩”究竟所指为何,但后来伴随着他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吃下辽宁、携手国际,人们终于从中回过味来了——原来他所说的“玩”就是营造派系,然后通过操纵比赛从中赢利。更进一步的消息显示,其实通过操纵比赛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并不是中国联赛才有的“猫腻”,五大联赛中类似的游戏可谓比比皆是,意甲更是很容易便让人跟“假”字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如果说两年前还只有张海这样的“资本高手”可以看穿联赛背后的“奥秘”的话,那么两年之后的2005赛季,甚至连一些刚出道的年轻球员,也已经懂得如何利用这样的游戏规则从中渔利了。虽然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确切的数字显示2005赛季究竟有多少场比赛是人为操作的结果,虽然对于大连实德从派系内的球队身上拿足所有的分数大家也已经开始觉得有些“理所当然”,但是,对于2005年中超联赛的普遍怀疑实际上已经将这个联赛推到了悬崖的边缘。是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还是执迷不悟粉身碎骨,其实已经是2005年为中超联赛埋下的最大伏笔。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抉择面前,所有的新闻自然也就变得根本不那么重要了,更不用说“裸奔”这样的小case了。

  必须指出的是,2005赛季,中国足坛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体育媒体接二连三的“关门大吉”,从《球报》到《南方体育》,再到《青年体育》,伴随着联赛的萎靡,唇亡齿寒的效应也终于开始发生作用。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2005赛季的中超分明已经告诉我们: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不妙!

  特约记者 许绍连

  2005大事记

  谢亚龙接替阎世铎

  你不能说“裸奔中超”就一定跟谢亚龙一上任就继续实施休克疗法密切相关,但“龙王”上任后操控的第一个赛季确实很不成功,没办法,外行管理内行就是这种结局,明年的谢亚龙还得好好做做中国足球这门功课。

  深圳球霸事件

  只能说球霸的浮出水面是深圳足球走向堕落的一个发轫,朱广沪时代的球霸问题为什么就没有显现出来?说明球霸的炼成和培育球霸的环境也是相互依托、密不可分的。

  赵本山入主

辽足

  当赵本山没有用经济手段去给队员兑现一场比赛的承诺,结果他就发现他的队员马上会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在下一场比赛里去给他这个老板兑现另外一种思想,于是赵本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娱乐介入足球跟其他资本介入足球并无二致!

  深鲁亚冠惨败

  鲁能2比7,深圳0比6,两支代表中国足球征战亚冠的队伍战场上没有相遇,却脚跟脚地比着看谁的失球多、谁输得更惨、谁更丢人。天刚亮就黑了,鲁能和深圳真会拿球迷开涮。

  大连夺冠,李明退役

  如果没有李明的退役做渲染,大连的八星加冕可能一点新闻价值都没有。

  裴恩才制造武汉神话

  没有裴恩才执教时期的八连胜奇迹作为托底,武汉足球怕是没有心气去争夺中超杯的冠军,可惜,一心想证明自己的裴恩才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平台去让指责他的人收声,结果反倒招来了更多的口水,离开女足也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安琦蜕变“堕落天使”

  严格来说,这不是发生在中超领域的大事件,但谁能说中超里边就不存在安琦个案的普遍性?此事与陈永强、王小诗被砍事件联系在一起所组成的,是中国足球暴力+情色的别样风景。

  国安牵手

皇马

  技术与资金上的支持让国安与皇马的这次联姻成为中国足球在2005年度的第一利好。但这种合作模式能不能行得通还需要观望,当皇马模式移植到国安身上,国安就必然要以一个另类的形象行走于中国足球这块江湖,而中国足球被做掉的另类已经不少了。 

  现象鲁能

  忽视规律,四大皆空

  在卸任之前,董罡曾经对于山东鲁能今年四大皆空的说法予以了质疑,在他看来,联赛第三、

足协杯亚军、中超杯打进半决赛这些成绩的取得,似乎并不属于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利空。是不是四大皆空,可能会关乎董罡个人政绩的评定问题,不过在外界看来,所谓的利空其实是来自于它的相对意义。

  随着郑智这个中国足球先生的加盟,辅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国脚巴辛和丹丘内斯库,本身就已经空前强大的山东鲁能自然是具备了更为豪华的阵容,江湖人称“中国皇马”,并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舆论在对待这类豪华阵容的时候,通常都会把夺冠与否作为它算不算成功的一个评判尺度,年初在对待大连实德和卫冕冠军深圳的时候,舆论也没有如此之苛刻,说明山东足球还是值得期待的。即使去年在引进李金羽之后,鲁能也不曾有这样高的人气,因为那时候舆论也在观望——为什么要观望?因为鲁能并不是一支具备豪门底蕴的队伍,单单一个李金羽的加盟未必就能令其出现质的提升。但中超亚军和双杯王的取得让人们增强了对鲁能的信心,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今年的亚冠惨败和国内战线一个冠军都没拿到当然是典型的颗粒无收,这不是四大皆空还能是什么?

  明确了这个定性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鲁能的投入与产出会如此之不符?

  2005赛季是董罡入主山东鲁能的第5个赛季,一个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经过5年的江湖浸淫,没有理由不成为专家级人物。事实证明董罡确实也磨炼成了一位足球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而且还有郑智“我所见过的国内最好的总经理”之说相佐证。不过也就是专业而已,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还差了一些距离,在鲁能经营山东足球的8年间,这个结一直就没有解开过,这也成为长期困扰鲁能无力追求锦标的一大瓶颈。

  董罡在其5年的任期里,硬件建设上的成就有目共睹,鲁能因之成为中超样板;另外一个方面的成功则是来自足球学校的规模化经营,各级梯队目前都是国内同年龄段的佼佼者,说明鲁能在青少年培养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如果山东鲁能日后得以称霸江湖,董罡肯定是需要记上一功的,前提是如果那时候还有人记得董罡。我们注意到,两种成功除去意识问题,其实都离不开一个保障,那就是鲁能集团的资金支持。在国内,敢这么大手笔投入足球的也只有鲁能这么一家,中国足球说穿了还是国企足球的天下。

  但一涉及到成年队问题,鲁能却总是显得问题很多,这让许多鲁能人自己也是大惑不解。其实从外援引进不力、大牌人物常常遭遇处罚等事实来看,鲁能所处的是一个成也管理、败也管理的尴尬境地。电力企业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打造电力铁军毫无问题,完全移植到足球上来却未必都能奏效,这样的管理模式会让鲁能人自认在制度的依托下可以无所不能,从而忽视了足球规律对球队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大量非足球专业人士把持管理层,让鲁能的职业含量大打折扣,体制上的这个羁绊才是鲁能的一大软肋,中国足球的“国企病”通常都是这么得来的。说具体点,就是俱乐部建设是一套,球队建设是另外一套,二者无法并行,所以才会反映出俱乐部与一线队口碑不同的奇异问题。

  可以这么说,今年的四大皆空,就是足球规律因为鲁能对其的忽视而对鲁能进行的一次惩罚,在不能完成从专业化向职业化的真正过渡之前,鲁能肯定还会遭到类似的惩罚,这要看从乒乓球俱乐部老总位子上接任的康梦君会不会利用前任董罡打下的基础,对俱乐部建设和队伍建设来一次颠覆性的改革。

  另类深足

  深圳之乱,资本之祸

  还有人记得汇中天恒入主深圳健力宝队的那一幕吗?我指的不是李志达那番堪称慷慨激昂的表白,而是他的神情与静坐其身旁神情异常严肃的朱广沪的对比。虽然朱广沪当时的心思还只是去还是不去重庆力帆的问题,与国家队并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这种神情的反差却同样恰切地反映了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劳资之间的“同床异梦”。没有人想到当时看上去那么激动的李志达接下来竟然“冷漠”到连见球员一面都不愿意的地步,就像也没有人想到当时看上去心思重重的朱广沪竟然接下来在国家队同样找到了夺冠的感觉一样。太多的想不到构成了2005赛季深圳健力宝队的主旋律,也终于让这首届中超联赛的冠军队伍转眼间便变得物是人非,众多的球员更是一下子就从职业的典范变成了“球霸”。

  深圳之乱其实说起来并不意外,当汇中天恒把接手俱乐部作为重返健力宝的一个“跳板”的时候,这支球队以及这支球队中很多人的命运其实早就已经被提前决定了下来,“迟李党争”及“罢训风波”固然有着很大的随机性,但拖欠工资奖金却是早就注定无法避免的了。挥舞着资本的大棒,汇中天恒驱赶着深圳足球走过了颠覆性的一年,只是大治终究还是未能遏制大乱。资本,在很多人欢喜的时候,也同样显示出了其张牙舞爪的一面。

  很多人习惯于将发生在迟尚斌与众球员之间的矛盾形容为“球霸作乱”的结果。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人们受到了舆论误导的结果。发生在深圳队的这次内乱,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正与邪的较量,它与发生在众多国内、国外球队的“将帅失和”风波一样,不过是一种各持己见的矛盾对立罢了,球员当然有错,但迟尚斌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也不是没有值得反省的地方。但是,一定要追究这种矛盾的根源的话,可能还是要归结于投资方简单而又不切合实际的管理。有人说,发明“球霸”一词的杨塞新以及汇中天恒的其他管理者们,他们在更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按照足球的规律管理球队,而是按照个人的情绪与好恶来发号施令而已,这种表述是否贴切?也许十个人会有十种不同的看法。但在重重矛盾与对立之中,资本显得理直气壮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它有时并不合时宜。

  深圳足球2005年另一个最大的特点则是换帅频频,从朱广沪到迟尚斌,从郭瑞龙到谢峰,再到目前已经在传言之中的王宝山,深圳足球俱乐部的“高效率”由此又可见一斑矣。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在俱乐部的三位董事长中,除了杨猛是大家熟悉的面孔之外,李志达以及刚刚上任的许晖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根本不与球员打照面。资本在这个时候又充分显示出其高高在上的一面,而这种“另类”也恰恰是足球圈内所同样不“时兴”的。

  不过,在很多人眼中,乱了几乎整整一个赛季的深圳队其实还没有走出资本之祸的阴影——两家新近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的企业,再次出现了杨塞新与李志达的身影…

  中兴武汉

  黑马出位,不需理由

  当武汉队高高举起中超杯冠军奖杯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除了热烈还是热烈。从去年的中甲冠军到今年的中超杯冠军,武汉队的中兴很容易便让人想起凯泽斯劳滕,尽管这样的类似似乎太有些抬举中超联赛了。总结武汉队的成功经验,很多人第一时间提到的便是“双森”,这两位外援在武汉队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也同样有人认为,武汉队的异军突起,其实是浑水摸鱼的结果,在没有降级的2005赛季,除了冠军,谁还会对比赛有着那么多的投入与兴趣呢?带着入超新鲜劲的武汉队有意无意间已经占了一个大便宜。

  其实,黑马就是黑马,为什么成为黑马以及究竟如何成为黑马,都是不需要理由的,更何况你也许永远都无法找出真正的理由来呢。这个道理就像,如果裴恩才没有离开武汉执教女足,他甚至极有可能成为2005赛季的最佳教练,但现在,他却只是一个“败军之将”而已,这有理由吗?同样没有理由与道理可讲。

  当然,对于武汉队的球员与教练来说,他们绝对有理由为自己所取得的一切骄傲并自豪,虽然中超杯在很多人的眼中只是标准的鸡肋一块,虽然当年重返甲A的辽宁队在联赛中其实比他们走得更远,但是,冠军就是冠军,黑马就是黑马。即便是对武汉队再怀有“敌意”的人,也不能不承认武汉队的成功。

  不过,必须提醒武汉队的是,黑马之所以是黑马,是因为在大家的眼中你还不是千里马,而要让黑马变成千里马,显然不是简单的一个冠军就可以实现的。冠军已经属于过去,2006赛季的表现应该才是武汉队水平的真正诠释。

  垮掉一族

  自甘堕落,贻害全局

  沈阳金德再一次选择了堕落。在首次实施休克疗法的甲A2001赛季,它曾经在整个赛季里只赢了两场球,输球场次却高达23场,13连败以及进24球、失68球也创造了国内联赛的一项成绩最差纪录。而在此之前,在涅波的带领下,他们还曾经是2000赛季的黑马代言人。与4年前的堕落相比,本赛季沈阳金德的垮掉不过是赢球记录提高到了4场,连败场次也最多不过6场,但排名倒数第二的事实却是无法回避的。其实在前后两次堕落之间,沈阳足球也不是没有在2003赛季重新温习过2000年的辉煌,11胜10平7负的战绩已经足以保证他们位列前六。有意思的是,作为末代甲A,2003赛季恰恰也是有升降级的一个赛季,以沈阳金德的实力,保级并不是他们的问题。这基本可以让人认定,沈阳金德的垮掉是典型的自甘堕落。卖掉老将、全部使用新人,以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无非是其选择这种方式的最大初衷。

  既然沈阳金德是倒数第二,那一定还有成绩比它更差的,不用问,这就是重庆力帆了。2胜7平17负,本赛季它的这个成绩比起末代甲A降级时的6胜9平13负还要差,也难怪靠买壳杀回中超的尹明善在结束了郁闷的2005赛季之后,不由自主地也动起了转让的念头。力帆今年的垮掉,和金德的情形有共同之处,但它的实力不及金德,这让它想不垮掉也不行。

  和金德、力帆相比,深圳健力宝的直线下滑完全是自身问题,如果队员尽力去打,成绩问题对他们来说不是大事,否则亚冠打进四强又做何解释?如果说这种刻意的垮掉会大伤元气,四川冠城才是真正伤了元气,实德造系最大的后遗症就是彻底搞垮了四川足球。今年他们赢了9场球,比中超元年多一倍,名次却没有提高,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相比之下,上海的两支球队国际和中邦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上海国际,充分印证了暴发户难以长久的道理。中邦则是过把瘾就死,这是更高“境界”的垮掉,转让后的中邦还不知道在卡洛斯的带领下能在2006年混成什么模样。

  从上述几支队伍的垮掉本意来看,锻炼新人是一个绝对冠冕堂皇的解释,中国足协第一次实施休克疗法的时候,大抵也是这种思路。但遗憾的是,在低级并恶劣的竞技环境里,新人得到的所谓锻炼是极其有限的,连战连败对新人在自信心方面的树立更是毫无帮助可言。同时在打跑了球迷的前提下,又间接打跑了赞助商,让整个中超联赛无形中处在了统统垮掉的悬崖边缘。所以垮掉一族危害的不仅是自己,也贻害了全局,一旦由之衍生的危害性在2006赛季继续蔓延,悬崖边缘的中超所面临的,就一定是进一步的堕落!

  作者:刘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60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