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惨上海德比无人问津 马良行直言做好回少体校准备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09:49 《足球·劲体育》 | |||||||||
记者裴力报道 一年前的10月30日,中邦队凭借刘全德的一个点球,战胜江苏舜天冲超成功,卫平大手一挥,上海滩从此拥有了第三支中超球队。一年转瞬即逝,10月30日本赛季上海滩最后一场德比大战在上海体育场上演。这天同样有秋日暖阳,只是缺少了看球的好心情。因为中邦的自乱阵脚,国际队以3比0轻松获胜。现场只有千余球迷观战,创下了德比大战最差上座率的新纪录。
连记者都懒得到现场 上海体育场的安保系统第一次完全“瘫痪”,谁想进内场,谁就进内场,无论是摄影记者、文字记者还是普通球迷,只要你愿意,绝对没有人会上来说出半个不字。上海滩本年度最后一场德比大战30日下午在上海体育场举行,球市惨淡得刺眼,几乎已经达到了和一场企业联赛一较高下的地步。 个别球迷发现了保安的慵懒,他们轻松地通过四号通道的铁门,进入到上海体育场的内场,可能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球员的表演,国际队的每一个进球,都让他们欢喜雀跃,兴奋不已。只不过,他们人数不会超过10人。而在大多数时间,上海体育场如同布拉格广场的走廊一样死寂,站在体育场外,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近在咫尺之地,就一场德比大战正在进行时。 1000多人稀稀拉拉地坐在号称能够容纳8万人的上海体育场看台上,很容易就能够数清人数。一些闲极无聊的记者进行了大致的清点,得出的结果是绝对不会超过1500人,“这其中还包括1/3左右的闲杂人等。” 媒体的状态其实最能反应比赛的价值,有人这样评价。因为德比大战形如鸡肋,到场采访的记者并不多。一些原本敬业的记者也出现了迟到早退的现象。个别记者甚至是在3比0之后才踱步入场,弄得足协负责媒体工作的吴老师唏嘘不已。 “我们已习惯流浪” 最后三场联赛突然成了中邦无法承受之重,卫平和高立平干脆没有露面,只剩下总经理黎家信出来撑场面,脸上挂着有些尴尬的微笑。或许因为输赢已经不再重要,黎家信第一次脱下了那件象征好运的“中邦红”,穿上了一件黑色唐装。看到记者他大声地寒暄,但是寒暄过后双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比黎家信更加沉默的是中邦队员,大多数人以心情不好为由拒绝了媒体的赛后采访。尽管赛前中邦方面许诺了60万人民币的赢球奖金,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获得这笔花红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更让球员感到迷茫的是无法预知的前途,因为到目前为止,九城还没有表现出任何要接手的迹象。即便是九城顺利接手,本赛季的中邦也将不复存在。 王寿挺、柏晓磊、王堃三名租借球员肯定将返回大连。两名外援迪迪尔和班宁则很可能离开中国,返回喀麦隆或者前往欧洲发展。目前的后防中坚吴伟超明年是否会继续效力于这支球队也还是个未知数。因为所有权并不属于中邦,吴伟超打算联赛一结束就返回香港,“接下来去哪踢球,我想跟爸爸商量一下。”一些本赛季打不上球的替补队员已经做好了挂牌的准备。他们坚信前往中甲踢球比面对一个陌生的新东家更有发展前途。“与其到时候让别人赶着走,不如自己走更加干脆。我们已经习惯了流浪。”一名拒绝采访的球员赛后发来这样一条短信,寒意逼人。 马良行也看不到明天 1比0,2比0,然后是3比0,守门员柏晓磊郁闷地从球网中捡出皮球。2005年的第六场德比大战,演变成了国际队的自娱自乐。 马良行甚至连发脾气的兴趣都没有了,新闻发布会上他的发言非常简短——“没有什么多说的必要了,”他说,“反正整个球队的状态都不好,打成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最近两场,马良行干脆行使了作为主教练的最后一点特权,安排儿子马一鸣作为主力首发出场。他还不知道接下来自己会去哪里,尽管在执教男足上同样取得了成功,但他还没收到其他俱乐部的邀请函。私下里他说自己做好了回上海市少体校的准备。 一个赛季的上海德比就一哄而散了,上海体育场外,交通顺畅的很,似乎是第一次足球比赛散场之后不堵车…… 国际出场阵容:张晨/曹欢、万厚良、曲楠男、沈晗/吴承瑛、李彦(65’郑涛)、伊万(58’詹可强)、王云/杜苹、阿尤(78’张啸) 中邦出场阵容:柏小磊/王涛(76’王欣)、吴伟超、常琳、刘志青/王寿挺、班宁、张效瑞(50’赵志鹏)、马一鸣/杨林、迪迪尔 裁判:周伟新/苏继革、李兵 黄牌:班宁、王寿挺(两黄变一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