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迟李党争让李毅不进球 独品网友强大的评论压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0:07 《足球·劲体育》

  特约记者孟熙报道 作为国内少年得志的前锋,李毅很清楚自己在深圳队的表现是一个下滑中的抛物线。早年他和堤亚哥的配对,让他把能力发挥到极致。2003赛季,李毅以15个进球和阿尤并列射手榜第一,获得当年联赛的金靴奖,他走到了抛物线的最高点,但之后是一路下滑。2004年,他在中超杯和足协杯屡有斩获,但是联赛里,却一直到第18轮才有进球,2005年更是夸张,联赛已经打完18轮了,他跌落至零。

  “迟李党争”让他不会进球

  实际上,李毅在今年并非没有进过球。年初在韩国济州岛的A3比赛中,李毅曾经攻入一个进球,但是被裁判吹出,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好球;从韩国回来之后,李毅在回来后的第一场比赛,也就是亚冠对磐田喜悦的比赛中,攻入惟一的进球,为球队获胜立下头功;随后的主场对越南队比赛中,李毅又攻入两个进球,但是此后,李毅就完全失去了进球能力。

  中超联赛开始前五轮,李毅和全队集体哑火,一直到第六轮,深圳队才攻进全队联赛的第一个进球。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李毅在亚冠上的进球都是在迟李党争的矛盾爆发之前发生。而这段时间的训练基础都是年初朱广沪和郭瑞龙带队的时候打下的。在迟李党争最为火爆的阶段,迟尚斌带队训练量跟不上,队员们心里有抵触情绪,这段时间深圳队状态的低迷,不仅磨掉了中超冠军仅有的一点锐气,就连年初的那一点状态也全部给耗光了。李毅的状态也如江河日下,状态下滑之后伤病也开始缠身,陷入一个短时间难以恢复的境地。“后来球队出现了一些问题,打法、训练都不大系统,大家的状态都下来了。”李毅事后回忆。

  郭瑞龙接队之后,球队虽然一度强势反弹,但是接下来的几场败仗说明,球队仍然在为那时的纷争还债。郭瑞龙不得不在训练上加大功夫,但是李毅又受到了国家队落选的打击,可以这么说,这个赛季的李毅过得太不顺心了。

  和他沉默相对应的是,国内有关李毅状态的评论却甚嚣尘上。有关于李毅各个版本的“李毅语录”在网络上相继出世,继《李毅大帝本纪》之后,还有《李毅博客》、《李毅笑话集》、《李毅趣事》等等,不一而足。网络上的评论给李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即便是他前段时间的阶段性消失,也没有能够隔绝外界对他的影响。李毅说:“当时是躲开了,但是回来后,发现又陷入了这个圈子,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够慢慢品味。”

  缓慢提升中,伤病不期而遇

  在当替补的日子里,李毅一边自嘲,一边开始玩命的训练——一个赛季的联赛零进球,对一个前锋来说,使最难堪的纪录,他必须打破这个怪圈。从短暂的人间蒸发回来之后,李毅开始用玩命的训练来寻找回自己曾经的巅峰状态。每一堂训练课上,都可以看到李毅经常发了疯似的在场上奔跑。从澳门回来,球队特意给杨晨、李毅等人安排了大量运动课,李毅没敢偷懒。“太累了,但是这个时候只能坚持。”李毅用凝重的语气跟记者说。

  令李毅感到郁闷的是,伤病也恰好在这个时候缠上了他,就像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个伤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严重影响了他的竞技状态。打青岛之前,李毅特意换了一双新的球鞋,但是没有想到,就是这双鞋,又让他错过了准备已久的比赛。8月12日的训练中,李毅因为新鞋硌脚,脚跟上磨出水疱,无法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上场。不过当天下午,李毅仍然在贴上创可贴后穿着球袜,在暴雨中完成了最后的折返跑训练。朱广沪给李毅说过的那句话:“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是收获时肯定已经付出!”让李毅知道等待下一个进球,只有训练上无保留地付出。

  上周的北京之旅,李毅仍然没有进入首发名单,深知李毅目前状态的郭瑞龙最后没有让他上场。郁闷地看完全场比赛,从北京回到深圳后,一下飞机李毅就投入了替补队员的训练,在训练结束前又跑了40分钟。在第一个进球到来之前,李毅用没有停歇的步伐为它做注脚。

  在30日的训练上,李毅又一次被分到替补阵容中,这段时间,李毅一直在受到腿部拉伤的困扰,李毅很矛盾:不上吧,别人以为他怎么啦?上吧,又怕再一次拉伤,然后又是无穷无尽的恢复期。

  上个赛季到第18轮才进球,这个赛季的第18轮他没有上场,一次次到瓶颈,又一次次创新的李毅已经没有后路可退,对于他来说,只要一个进球能够救赎。30日的训练结束后,李毅说:“伤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愿,新的一天是他进球的开始。

  11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69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